第八章

“夏婆婆,信上说,你家大郎在那边一切都好。准备中秋前回来团圆相聚,还问你身体安好呢。”小玉笑着说道。

“好好好,这我就放心了,这一去都两年了,终于能回来了,真是麻烦你了小玉。”说罢眼看四周无人拉着小玉的衣袖悄声道:“这事儿我只与你说,你平日留个心眼子。你们中的宝官,前几日晌午我看到她和那老儒生在屋里拉拉扯扯的。你清清白白的一个人,别叫她给带累坏了。”

小玉闻言吃了一惊,她一直知道秦童生仗着认字的时候经常占宝官便宜。不过宝官乐意,她也无话可说。平日里也常拿话劝着,却被宝官误会她眼红自己更得先生青眼,倒把小玉气个仰倒。

“谢谢婆婆,亏你特意想着来告诉我,对了这些是我最近打好的络子,还是得麻烦婆婆您帮忙寄卖。”

“哎呀,姑娘的手可真巧啊,放心还是按之前的价收。”

原来这是最近才发现的营生,因日常和婆子们打交道,一日小玉发现夏婆子在打络子,所以帮忙打了几次,发现也不是多难。

这老婆子感谢小玉日常帮忙,就提出来可以带些丝线过来给小玉打络子,她可以帮着寄卖。

小玉感激不尽,想着自己一人成事终不长久,恐被人告了去,不如姐妹们一起也算有门进益。遂找夏婆子商量,让其每次抽点成,请婆子们喝酒上下打点一二,两相便宜。

由此姐妹们日常没事就打络子,小玉的人缘也越发好了。

小玉谢过夏婆子,心里按下不提,次日专盯着宝官行事。

只见宝官面容憔悴,上课时神色恍惚,一味埋头看书,都不敢抬头看一眼。倒是秦童生这几天没注意,衣服换了身干净的了,连胡子都特意打理过顺滑多了。心情应该不错,带着大家读书时,声音都带笑意,说话也亲切了不少。

这几个月下来《三字经》已经学完了,连带着《千字文》都读了大半。小玉上课不耐烦再听,都是和芳官他们凑在一起打络子。前阵子小玉还怂恿宝官去找了秦童生借了一套《女四书》。

通读下来尽是些宣扬“贞妇烈女”与“贤妻良母”的事迹。小玉翻了翻就丢开手去,按书上说的她就该吊死算了。到是宝官奉若纶音,时常感叹自己有才无命。

莫非这秦童生答应赎宝官出去?小玉想,不过就他那身价,哪来的银子,周娘子这些日子在她们身上可是下了大本钱的,本着大捞一笔的,轻易是出不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