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队长:“……???”
不是???
你这就不说了?最重要的呢?
村子里面没什么好东西吃,就是一些糙粮,红薯玉米,再煮点肉糜粥。不过肉是没看见的,只是凭借闻到的味道来判断的而已。
宋天奉吃的挺香的,这让老妇人的表情更加的和蔼。
“来,再吃一个。”
宋天奉来者不拒,到手的红薯掰开,分了一半给宋承,两个人吃的都挺欢实。
大队长还是惦记着正事儿,就忍不住问:“奶奶,您之前没说完的,村子里面的孩子都是怎么读书的?”
没有人给交学费,这里看起来也不像是有学校的样子,那是怎么读出来上大学的人才的?
老妇人看了他一眼,很是嫌弃:“走开走开,我可没你这个糙的孙子。”
大队长震惊:“我怎么就糙了?我媳妇儿昨晚还说我一枝花呢。”
旁边两个跟来的队员忍不住笑:“队长你怎么不看看你跟小宋大师的对比,一个是用白面团子揉的,一个就是英国几个世纪之前的那什么,黑面包。”
大队长毫不犹豫怒骂:“滚犊子。”
不过在宋天奉说“您给我们说说呗”之后,老妇人的态度立马就变了。
“好好好,给你说说。”
“村子虽然穷,不过有一条山路通往别的村。那村子虽然很远,但是比我们这儿可过得好多了。那里有小学,而且还不会收孩子们的钱。孩子们读完了,就可以去镇子上度初中了。”
“后来慢慢富起来了,村子里面一起集资,送能读的去读高中了。”
“再往后能不能考上大学,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
宋天奉突然问了一句:“七年前,考上大学的,有几个?”他没有直接问陈志扬,而是这样问道。
老妇人回忆了一下:“有两个参加高考的。”
“但是只有一个考上了。”
不是谁都是读书的那块料的,小学到初中,初中到高中,这中间筛选了很多不合适的人。
“那您知道,那两个人的名字吗?”
老妇人拧起了眉头,颇有一些不确定:“我记得,一个叫做陈志扬,另一个叫做陈宏。”
大队长觉得听到关键了:“那一个考上了大学,另外一个呢?”
老妇人态度又变了,不耐烦的翻了个白眼:“问我我咋知道?也不看看老太太我多少岁了,我咋记得那么清楚?”
大队长哽了一下,忍不住回头看自己的队员:“她怎么能这样!”
不过转头看见宋天奉的时候,不用问,老妇人自己就说了:“是当真记不清了啊,只记得当时还挺开心的,毕竟出了大学生呢。”
“那两个人关系怎么样呢?”
“好、好得不得了,每天同进同出的,好的就跟亲兄弟似的。不过大学录取通知书下来之后,他们就不见了。原本村子里面筹了钱,还打算给他们整一桌庆祝一下的。”
“估计是离开了村子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