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和管仲立我为太子,并嘱托宋襄公照应我。

桓公卒,我们这五位公子开始争夺君位,原桓公宠臣易牙与竖刁拥立公子无亏为君,我只能逃奔宋国。

(1)宋国

宋襄公召集群臣问道:“从前齐桓公曾把公子昭托付给我,立为太子,到现在已经十年了。我一直把这件事记在心里,不敢忘记。现在易牙、竖貂在齐国作乱,太子被驱逐,我想约会诸侯,共同讨伐齐国的罪行,送太子昭回到齐国,安定他的君位后再返回。如果这件事成功了,我的名声就会在诸侯中传开,就可以率领诸侯会盟,继承齐桓公的霸主事业,称霸诸侯,你们认为怎么样?”公子目夷反对。

宋襄公说:“我以仁义为主,不救助遗孤,就是不仁;受人托付却抛弃不管,就是不义。”

(2)卫国

卫大夫宁速向国君进言说:“立嫡子为君,没有嫡子就立长子,这是礼的常规。无亏年长,而且有守卫卫国的功劳,对我们有恩,希望您不要参与这件事。”

卫文公说:“公子昭已经被立为太子,天下没有不知道的。守卫卫国,是私恩;立太子,是公义。因为私恩而废弃公义,我不做这样的事。”

(3)鲁国

鲁僖公说:“齐桓公把太子昭托付给宋国,没有托付给我,我只知道长幼的次序。如果宋国讨伐无亏,我应当去救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