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残联不是核心部门,即便动了,对全县大局影响不大,可控性强。
第三,王丽娟是自己的亲戚。陈匣如何处理这件事,直接反映出他对刘航本人的态度。
是抓住小姨子的问题穷追猛打,借此立威,甚至敲打刘航?
还是会顾及刘航的面子,采取一种相对温和、协商解决的方式?
这其中的分寸拿捏,将清晰地揭示陈匣的政治智慧和真实意图。
想到这里,刘航心中有了计较。
这天,在一次书记办公会后,其他领导陆续离开,会议室里只剩下刘航和陈匣两人。
刘航一边收拾着桌上的文件,一边用看似随意的语气对陈匣说:
“陈书记,你来县里也有一段时间了,各方面情况应该也了解得差不多了吧?”
陈匣连忙欠身回答:
“刘书记,还在学习熟悉阶段。临川的工作千头万绪,很多方面还需要向您和各位老同志多多请教。”
态度一如既往的谦逊。
刘航笑了笑,摆摆手:
“哎,陈书记太谦虚了。你是市里来的高材生,理论水平高,看问题肯定有独到的角度。”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有些凝重:
“最近啊,我听到一些反映,是关于残联那边的。”
陈匣的脸上表情不变,认真地听着。
“反映说残联那边工作效率不高,服务残疾群众不够到位,个别同志的工作作风也……唉,可能有些松散。”
刘航叹了口气,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残联虽然不是什么大局,但直接面对的是最需要关怀帮助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啊!”
他看向陈匣,眼神里带着信任和期待:
“陈书记,你分管党群,作风建设也是你的职责范围。你看……是不是抽空关注一下残联的情况?如果确实存在问题,该提醒的提醒,该批评的批评,帮助他们改进工作。”
刘航说得冠冕堂皇,完全是从工作角度出发。
但他刻意点明了“残联”和“个别同志的工作作风”,又指定由陈匣去“关注”,其中的试探意味,不言而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匣心中雪亮。
刘航这是在试探自己。
这是要看看自己敢不敢碰,以及怎么碰。
他迅速权衡着。
如果拒绝,或者敷衍了事,会被刘航看轻,认为他畏首畏尾,不堪大用。
如果反应过度,直接揪住王丽娟的问题大做文章,则会立刻与刘航形成对立,打破目前微妙的平衡,不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