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认输

哪怕明知对方强大,亦不可有半分退缩,这便是厉若海的武道。

哪怕前路深渊,他也绝不会畏惧。

庞斑:"自无不妥。"

竞技场内,厉若海与庞斑对峙。

鬼王府中,虚夜月看得入神时,脚步声响起,有人来报:“府主,陛下到访。”

鬼王目光微沉,看向顾天。

顾天平静道:“看来是来找我的,准备一间客堂。”

小主,

鬼王点头应允,片刻后,顾天在客堂见到朱元璋和影子太监。

“见过仙家。”朱元璋一眼认出顾天,气质难掩。

顾天虽收敛气息,但其独特之处难以模仿。

庄青霜初见他时,就对他有好感,因他的生命本质与众不同。

顾天抬手扶起朱元璋,“你驱逐元蒙,复兴汉室,功绩非凡,无需多礼。”

朱元璋安心不少,顾天并未轻视他。

“仙家过誉了。”朱元璋展颜,“不知仙家此行所为何事?若有差遣,定当竭诚尽力。”

顾天唇角微勾。

“若我要你整个江山呢?”

朱元璋一怔,随即苦笑道:“仙家若有所需,我别无选择。”

顾天轻摇其首:“无须觉着委屈,大明国祚不过三百年,经我手却可延续万年。”

朱元璋微怔:“仅三百年?”

顾天颔首:“确然如此。”

心念微动间,顾天取出一部《明史》及《覆雨翻云》人物谱。

顾天所持《明史》,乃后金篡改版本,其中多有谬误,但重大史实无法改动,朱元璋大致能从中窥见历史轮廓,亦足资利用。

至于《覆雨翻云》人物谱,则仅记录宫中魔门布局,以及朱允炆为天命教棋子之事。

剧情走向自不必提,此书内容太过……顾天绝不愿让朱元璋见到,毕竟虚夜月与庄青霜皆归自己所有,他并无旁的兴趣。

朱元璋接过书卷,默默翻阅。

半个时辰过去,朱元璋面色愈发阴沉,如墨染漆。

“朱棣这逆子,竟行靖难之举,废藩王之制!”

朱元璋时代的藩王制度与朱棣后的截然不同。

朱元璋设立藩王制度,意在分封,赋予藩王统兵权,以为拱卫天下。

而朱棣之后,藩王制度沦为养闲之地。

难怪朱元璋震怒,此等举措无异于毁他千秋宏图。

“再看朱祁镇,竟将祖辈基业败尽!”

至明亡,朱元璋已无言以对。

“一代不如一代,炼丹的炼丹,做木匠的做木匠,稍有勤勉者又乏才智,实在令人扼腕!”

虽知明末诸帝处境艰难,朱元璋依旧愤懑难平。

他是何许人也?

从一无所有到登基称帝,历经无数劫难,岂会比后世诸君轻松?

非但不减,更甚百倍。

朱元璋认为,后人若未继承他坚韧不拔的精神,便是对祖先的背叛。

身为帝王,理应勇往直前,而非懈怠懒散。

合上书卷,瞥了一眼《覆雨人物谱》,眉心愈发凝重。

“未曾想宫内竟有如此多魔门之人,唉!治世比开疆更为艰难。”

感叹一声,将书册归还顾天。

“多谢仙长指教!”

顾天接过书籍,道:“你无需过于忧虑,此界既已纳入大乾,仍由你守护。

不过律法沿用大乾,非大明旧制。”

“你不仅可永生,后裔亦能有所成就,胜过原本历史。”

听罢,朱元璋声音微颤:“我亦可长生不死,且镇守此界?”

顾天言:“凭你功业,何愁不得?”

朱元璋正色道:“多谢仙长认可。”

顾天问:“你便无其他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