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攻打建康的前夕

然而,深受萧衍信任的朱异,为了显示自己“洞察人心”,却在一旁不以为然地帮腔:“高舍人未免太过谨慎了。徐思玉不过一介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在陛下天威面前,安敢造次?怎可能是刺客之流?” 他这话既是为了迎合萧衍急于谈判的心思,也是出于对徐思玉的轻视。

没想到,徐思玉进宫后,行礼完毕,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就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扇在了朱异脸上!徐思玉昂首挺胸,声音清晰地说道:“陛下!朱异、高善宝等奸佞小人,蒙蔽圣听,把持朝政,祸乱天下,致使民怨沸腾!我主淮安王悲天悯人,不得已起兵,只为清君侧,除国贼!恳请陛下允准我主带甲入朝,诛杀奸臣,还朝堂以清明!”

朱异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火辣辣的,仿佛被当众剥光了衣服!他刚才还在为徐思玉辩护,转眼就被对方指为头号奸臣!这简直是奇耻大辱!他尴尬得无地自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最终只能强作镇定,把头一扬,假装没听见,厚着脸皮继续留在殿上,但那份难堪,谁都看得出来了。

出乎意料的是,梁帝萧衍虽然对“清君侧”的提法感到不悦,但他此刻更关心的是如何稳住侯景,争取时间。他竟没有动怒,反而顺着徐思玉的话,开始讨论起如何“解决争端”。双方各怀鬼胎,居然谈得“非常愉快”,最后达成了一项空洞的协议:搁置争议,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为了显示诚意,萧衍决定派中书舍人贺季作为自己的使者,带着他亲笔书写的、充满安抚言辞的诏书,随徐思玉一同前往侯景大营回访。

---

侯景大营

贺季来到叛军大营,见到侯景,依照礼节询问:“淮安王深受国恩,为何突然起兵,惊扰圣驾,致使江淮动荡啊?”

或许是被眼前的“大好形势”冲昏了头脑,或许是本性暴露,侯景这个大嘴巴居然想都没想,脱口而出:“为何?当然是——要做皇帝啊!”

此言一出,帐内瞬间死寂!王伟、徐思玉等人脸色剧变!王伟一个箭步上前,急忙打断侯景,高声补救道:“贺舍人休要听岔了!我主之意,乃是朱异等奸臣乱政,祸国殃民!我主起兵,只为清君侧,除国贼,以安社稷!绝无他意!”

小主,

然而,说出去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如何能收回?侯景也意识到自己失言,但他索性破罐子破摔,把心一横,狞笑道:“哼!说了又如何?老子就是要当皇帝!你这皇帝老儿的使者,也不用回去了!” 当即下令扣留了贺季。

皇帝的使者被公然扣留,意味着所谓的“和谈”彻底破裂,最后一块遮羞布也被撕下,接下来,唯有真刀真枪地厮杀一场了。

事已至此,王伟和徐思玉立刻与侯景商议下一步行动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