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辞想要灵川县的百姓大量种植诸柘的事很快就被静江的有心人察觉到了。

再结合夫人社交圈人人都在传卫知府会制白糖的消息。

很快便有人猜到了卫辞这是想要做“糖”的生意。

卫辞是正经读书科举出身的朝廷官员,举凡天下读书人。

哪怕心中再渴望金银之物,表面上也要做出一副不愿沾染铜臭味的。

所以一些心思通透的人当即看出卫辞就是想做生意挣钱,也会把这名头安在其夫人,也就是何琇莹名下。

至此他们还没想从知府大人手中分一杯羹。

只是想着卫辞在灵川县种植那么多诸柘,那所产出的糖光靠静江和百越等地可消化不完。

将来势必要远销大周其他地区,如此一来,货运免不了要走他们这些地头蛇的渠道了。

静江的这些家族,他们自然不敢卡卫辞的路。

眼下他们只想着主动为卫辞提供便利,好达到跟知府扯上关系的想法。

因此何琇莹这段时间特别忙,几乎每天都有人请她参加宴席。

何琇莹也来者不拒,起先有人在宴席上套她的话,她还只是笑笑,并不多说什么。

等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何琇莹已有了淡淡醉意。

见何琇莹眼中已有了迷离之色,莫家一位少夫人才率先开口试探道:

“何恭人,听说知府大人最近命灵川县的百姓大量种植诸柘。

而那些愚民蠢钝,居然还有人不愿,我莫家虽没什么能耐。

但好在子孙兴旺,还算有些人手,若是恭人需要,我莫家愿为知府大人效犬马之劳。”

闻听此言,何琇莹却不在意的摆了摆手:

“我家大人又不是那等欺压百姓,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

让灵川县的百姓种植诸柘,也是想为他们多谋一条生计。

原是有些愚民不知我家大人好心,心存抵抗。

但我家大人已联系灵川县的乡绅秀才,请他们出面作保,与所有种植诸柘的百姓都签了单据。

凡种植诸柘的百姓,来年我家大人愿以每亩地九两银子收购。

这些百姓种植水稻,一年累死累活撑死也只能挣六两银子。

如今平白多了三两,他们还有何不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