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长安舆论

那就是张金称在中原已经站稳了脚跟,甚至有不少的百姓,都希望张金称能够获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茶楼酒楼这些地方,时常聚集有不少的读书人辩驳辩驳时事,对于一些事情的看法也各不相同。

这个崔洪安敢把他的一些推断说了出来,那自然就会有人反驳他。

有一名叫做杜如晦的年轻读书人,倒是表示不认同崔洪安的这个说法。

出自于五姓崔的崔洪安听到有人辩驳他的说法,平白就有了三分不爽,竟然瓮声瓮气地说道:“愿闻其详”。

杜如晦看到他这个样子,也不在意,只见他说道:“那东边回来的战报,在下也已经听说了。”

“在下从中感觉到了一丝蹊跷。”

小主,

“那绛侯不是个没有脑子的,从辽东战场上,他所做下的那几件惊天动地的事情,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颇有智谋的人。”

“可为何在与张金称作战之中,会表现得如此的无脑?”

“这显然是不正常的。”

“依在下所见,这极有可能是绛侯的示弱之举,在引张金称入套。”

“至于,他后面打算怎么做,在下倒还没想得出来,但在下认为绛侯这样做,肯定是有原因的。”

“从时间上面算,恐怕绛侯又已经跟张金称进行了会战,消息也该快要传回洛阳来了。”

崔洪安看到他说得头头是道,心中更是不爽。

他又反驳到道:“你这话说得不对,那绛侯虽然用兵颇为不俗,但是他毕竟年轻。”

“况且他又刚刚被陛下大赏,年轻人做事容易上头。”

“说不好他便是骄傲自满了,这才遭逢如此大败,倒也不足为怪。”

崔洪安这话刚说完,还不等杜如晦说话,便马上就有更多的士子,参与到了这场讨论中来。

但终归想要巴结崔洪安的士子要多一些,加上裴璟前段时间的败绩,所以支持崔洪安论断的士子显然更多。

崔洪安也以为自己论断得胜了,显得有些沾沾自喜,头颅昂得高高的,就如同裴璟的那匹黑驴马一样。

可正当崔洪安志得才满之时,街面上却是传来了一片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