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担忧地问道,“盖水泥房得花不少钱吧?”
“放心吧,娘,钱的咱们有的是
唐安拍着胸脯保证道。
“只要咱们家盖上了新房子,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
父亲也开始动摇了。他虽然对水泥房没什么概念,但看到儿子信心满满的样子,心里也开始期待起来。他想象着村里人看到他们家盖上新房子的惊讶表情,心里不禁涌起一股自豪感。
“行!安子,就听你的!咱们盖水泥房!”父亲一锤定音,语气里充满了决心。
母亲也跟着点了点头,“好!咱们盖新房子!”
父亲的嗓音有些沙哑,带着一丝哽咽,对唐安说道:
“安子,爹今天高兴,要和你喝一盅。”
他眼眶微红,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
唐安见状,笑着拍了拍父亲的肩膀。
“好呢爹,就咱爷俩好好喝一杯。”
母亲在一旁抹了抹眼泪,小声说道:
“可咱家没个下酒菜,要不就……算了吧。”她虽然高兴,却依然保持着勤俭持家的习惯。
唐安摇了摇头,语气轻松地说道:
“娘,现在咱家有钱了,不像以前那样啥也买不起了。我这就去村里的粮站,换点好东西回来,好让咱家今天高高兴兴地吃一顿!”
唐安简单收拾了一下,从床上那叠崭新的钞票中抽出一部分,揣进兜里,便兴冲冲地往村里的粮站走去。
秋风瑟瑟,吹动着路边的枯草,发出沙沙的声响。
唐安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心情愉悦。
到了粮站,只见门口围着一群人,叽叽喳喳地说着什么,好不热闹。
唐安好奇地凑了过去,想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沈明啊,以后到了镇上可别忘了我们这些乡里乡亲的啊!”
“就是就是,以后发达了,可得提携提携我们!”
“沈明真是有出息啊,以后就是报社的记者了!”
……
众人七嘴八舌地说着,语气里充满了羡慕和恭维。
唐安这才看到人群中央站着一个穿着干净整洁的年轻人,正是村里有名的“文化人”沈明,他养母的亲儿子。
沈明脸上挂着得意的笑容,不时地点头回应着众人的恭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