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了成熟的运输队,可从金城、坤城、秦西府运输兵力。
何况如今秦西秦北公路也已经通畅,两省运输网初具威力。
庆阳、玉门、延边的油矿稳定产出,月产石油已达万吨。
支撑杨恺军部所用,绰绰有余。
上万部队,既有骑兵又有摩托化步兵向北部行动,一入绥地便表现出很强的战斗力。
前线迅速汇报,剿灭土匪数百人。
剿匪也是练兵的一种,隆肃省的土匪已经清缴一空,再去绥地剿匪,实属轻车熟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以孙楚担任此次入绥地作战司令,统筹各部。
杨恺本想往北亲自督军,
因为更重要的事情牵扯了他的注意。
敏锐的感觉到了中原地带的风声,做军阀不能闷声不吭,得时刻关注外边动向。
东北张大帅跟曹大总统之间产生了间隙摩擦,对政令也是爱理不理,双方本是盟友关系,共同推翻了原总统。
如今两者的盟友关系走到头,大有拉出架势干一架的想法。
从本质而言,张大帅亲日,背后有日本人支持;
吴秀才、曹大总统都不尿日本人,这一点上杨恺还是赞同的。
可这两人也不是善茬,背后有英美支持,说白了都半斤八两。
杨恺现在想拉到苏联的支持,不也是一样的想法,先从外边骗点钱来,拉起部队,增强实力再说。
重点是,张大帅跟曹大总统都觉得必须干一架才能解决内部矛盾。
不服就打,张大帅手上有20万部队,更有日系装备支撑着,飞机、火炮、军工厂,自信心十足。
曹三傻子这边有精锐部队,更有各个省督军臣服,号称目前最强的军阀,自然不怵。
针尖对麦芒了,不打一架说不过去。
在这个节骨眼上,为了保证胜局,都想从外边再拉点盟友。
尤其是张大帅,想着从杨恺、阎东山身上入手。
杨恺属于西北刚刚崛起的大军阀,阎督军在晋西省保持中立发展多年,若是拉到这两位帮忙,从西部出兵东进,搅乱直隶府的后方,必然占据优势。
也总算清楚,为何突然给自己一个西北巡阅使的身份,想用绥地的事情牵扯住精力,让部队无力东进。
好大的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