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羲立于高台之上,脸色涨得通红,脖颈处青筋暴起,手臂在空中有力地挥舞着:“从前,学生年纪尚小,听闻有人这般讲。”
“我大明皇朝制度优越,远非周边蛮夷小国能比。”
“只因我大明有科举制度,这可是造福天下百姓的上上等善举,能让天下百姓平步青云,成为人上人,尽享大富贵。”
说到这儿,黄宗羲顿了顿,目光扫视着台下,原本激昂的神情逐渐变得深沉:“往昔,学生对此深信不疑,觉得这话极有道理。”
“可自从拜读了教主的着作,学生如大梦初醒。”
“这大明皇朝的科举制度,哪里是什么造福百姓的善举,分明是困住天下百姓的囚笼!”
“他们口口声声说科举给百姓登天之路,却绝口不提,究竟是谁砍断了百姓的登天路,又是谁阻断了百姓的致富路?”
“还不是大明,不是朱家!”
黄宗羲猛地提高音量,眼中满是愤怒,骂道:“士农工商,为何商人处处遭受针对?”
“就因为大明皇朝本身就像一个商会。”
“这个名为大明的商会,皇族贵族与官僚垄断一切致富之道。”
“他们本身就是一个垄断的利益集团。”
“正如他们奉行的政策,利出一孔!”
“利出一孔,便是由掌权者垄断一切。”
“一个垄断的利益集团,怎么能容得下集团内再有第二个商会,第二个做大的商人?”
“若是商人做大,便要威胁到皇族贵族与官僚的利益。”
“故而,他们先以国家的名义,以大义的名义垄断一切,然后又抛出科举制度,美曰其名造福天下,实乃可笑至极。”
黄宗羲这番愤慨的言论,引起了很多围观百姓的感触。
“对!这位读书人真是有见识,天下但凡容易挣钱的买卖,哪一个不是被朝廷垄断!”,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满脸愤慨地喊道。
“哼!别说大商人,就是小商小贩,哪个没受过朝廷的刁难?一旦有商人做大,有背景的还好,要是没背景,呵呵,倾家荡产的还少吗?”,一个尖脸的老者,摇头叹气,脸上写满了无奈。
“倾家荡产算什么,没让你家破人亡,那都是老爷们心慈手软了。”,一个年轻人撇了撇嘴,满脸不屑。
“隔壁南阳,大概十二年前,有个做塞外生意发财的商人,叫啥来着……”, 一个中年妇女皱着眉头,努力回忆。
“尚国栋!”,旁边一个小伙子脱口而出。
“对对,尚国栋!”
“结果呢,这人赚钱太多,被唐王府眼红,直接被整得家破人亡。尚国栋被砍了头,妻女全部发往教坊司,受尽凌辱。”,一个老者声音颤抖,眼中满是同情。
“哎,可不是嘛!最后尚国栋的财产,全成了唐王府的产业。”
“这位学子总结得真好,这大明皇朝可不就是个大型商会嘛,恨不得垄断一切资源,断绝天下百姓的致富之路!”
“哈哈哈,是啊!天下商人能做大的,哪个不是和官场有联系,要么干脆就是朝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