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粮食换票

领粮的速度比算工分快得多。

但这里也是最热闹的。

平时再怎么偷懒的社员也能分上千斤粮食,私人又没有大车,只能一点点用肩膀扛回去,或者用担子挑回去。

导致仓库门口的打谷场上到处都是粮堆,每个粮堆旁边都站着人,等待家人把粮食扛回家。

陈伟南家分了差不多两千斤稻谷,在所有粮堆中是最多的。

一出现就引来所有人的羡慕目光。

就在这时,陈伟南突然朝周围社员道:“合围叔叔伯伯,婶子,大娘……”

“大家伙儿都知道我爹跟大伯他们刚到家,我自己也刚刚娶了新媳妇儿,家里急缺棉絮跟布匹做被子,不然入冬以后家人肯定会被冻伤!”

“我知道大家手里都存了不少布票跟棉絮票,今年我家分到手的粮食正好有多,就想着能不能用稻谷换大家手中多余的布票跟棉絮钱!”

“三斤稻谷换一张布票,四斤稻谷换一张棉絮票。”

“如果有人家里的布票跟棉絮票有多,正好又缺粮食,现在就能过来换。”

“只要布票跟棉絮票没问题,我当场就给大家称粮食!”

粮站一斤稻谷的收购价是一毛钱,折算成大米的话差不多一毛二一斤。

但如果想要从粮站购买一斤大米,除了一毛两分五的价钱,还需要一张粮票。

按一张粮票五分钱来计算,从粮站购买一斤大米最少要一毛三分钱。

布票在黑市上的价格是三毛一张,三斤稻谷换一张布票,大约折合一毛二就能换回来一斤大米,而且稻谷加工完以后除了大米还有糠。

无论从哪方面分析,用布票换陈伟南家的大米都只赚不亏。

当场就有人心动了。

现在不同于几十年后,一件衣服随随便便可以穿个七八年,但公社每年都会发一些布票跟棉絮票下来。

减掉自己人做衣服需要的布票跟棉絮钱,或多或少都能剩下一些。

反正他们又不敢去黑市卖掉这些布票跟棉絮钱,与其存在家里当废纸,还不如换成粮食。

还能让家人多吃上几顿白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