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幌子

通常菜单里有的菜品都能做,这也是最普遍的饭店。

韩璎回忆了一下,隔壁的高记酒楼,就挂了两个幌子。

看来他家也仅仅是个大众饭店而已。

至于挂一个幌子的饭馆,那就相当于小吃部了,里面有几张桌子,主要是卖主食。

包子、饺子、馄饨、面条、烧卖等,带有几种简单的炒菜。

饭店里有啥,客人就得挑选啥,没什么多余的选择,是吃饭的地方,很少有人喝酒。

面向平民百姓,是饭店里档次较低的,当然了,价格也比较便宜,经济实惠,是很多人的选择。

早上或者中午,什么时候营业,什么时候把幌子挂在门前,傍晚歇业了,就把幌子撤回屋里。

韩璎听完老板一介绍,还觉得饭店挂幌子这个行为挺人性化的,营不营业老远就能看出来,吃饭的人省得白跑一趟,没开门就能及早改别家吃。

至于查一查门口挂了几个幌子,再估摸一下兜里的银钱,就能知道请客吃饭大致要进哪家。

以免带了朋友进屋请客,饭店小二一报菜价,超出了预算,请不起的尴尬。

韩璎一琢磨,就老韩家目前的情况,整个油条,炸串,蒸点儿包子馒头,炒个大众炒菜还中。

若是让客人随便点菜,怕是做不到,先不说韩璎还没摸透这个年代的菜谱,就说食材,就不是他们家能时刻备齐的。

更何况,更高级的大户人家吃什么,韩璎确实不太了解,就连前梨县县令家里饭桌子上吃啥,她都不咋清楚。

还是别充那个大头蒜了,老老实实先挂一个幌子得了,等以后发展发展的,没准实力上来了,还能多挂几个。

现在还是消停点儿吧,低调点儿,少点儿麻烦。

于是乎,韩璎便拎了个大红灯笼一样的红幌子,搁到了新店里,坐着韩大郎赶着的牛车,摇摇晃晃地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