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情况让许多人看到了商机,纷纷投身养殖行业,期望能通过为食品厂提供食材,分一杯羹。
舅舅一家和吴姮看到别人在养殖方面赚得盆满钵满,心中的贪欲再次被点燃,也跟风搞起了养鸡生意。
然而,舅舅一家和吴姮既没有养殖经验,又舍不得在鸡的饲料和养殖环境上投入。
他们一心只想着快速获利,对待养鸡这件事敷衍了事。
几个月后,当他们满心欢喜地将养大的鸡送到食品厂时,问题立刻暴露无遗。
专门负责收购食材的兄弟,是个做事认真、原则性极强的人。
他看着舅舅送来的鸡,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这些鸡瘦骨嶙峋,身上没什么肉,与食品厂要求的肥壮、肉质鲜嫩的标准相差甚远。
兄弟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收购,说道:“舅舅,这些鸡不符合我们厂的收购标准,不能收。”
舅舅一听,顿时急了:“怎么就不符合标准了?这鸡不都好好的吗?你们可不能故意刁难我们!”
舅妈也在一旁帮腔,双手叉腰,大声嚷嚷道:“就是,你们这是欺负我们不懂行!我们辛辛苦苦养的鸡,你们必须得收!”
吴姮也跟着附和,场面一片混乱。
负责收食材的兄弟无奈地摇摇头,他知道和舅舅一家讲道理是讲不通的,于是让人赶紧去找顾圣铖来处理。
不一会儿,顾圣铖匆匆赶来。
此时,周围已经围了不少前来送食材的养殖户,大家都好奇地看着这一幕。
顾圣铖看着舅舅一家,神情严肃地说道:“食品厂收购食材是有明确标准的。我们要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口感,所以对食材的要求很高。你们看看这些鸡,太瘦了,根本达不到我们的标准,这样的鸡收了,做出来的食品怎么能让消费者满意?”
舅舅涨红了脸,争辩道:“我们养鸡也不容易,你们就不能通融通融?”
顾圣铖坚定地摇摇头,说道:“这不是通融的问题。如果今天我因为你们是亲戚就收了这些不合格的鸡,那以后其他养殖户怎么办?我怎么跟他们交代?我必须对所有养殖户一视同仁,对食品厂的产品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