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也留得住。
这里有一个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真实情况,九十年代,医院的财政拨款是相当少的。
卫生部的财政拨款吊车尾,医院的拨款自然就受到极大的影响,简单点说,财政只能保障医生护士工资的百分之六十。
这还是好的,事实上大部分地区的部分医院连六十都保障不了,甚至一度只有四十。
那怎么弄?你说怎么弄?自己想办法挣呗。
这就像房价为什么涨的那么快为什么那么高一样,你得能找到问题的本质根源,别别人骂谁你就跟着骂,得长脑子。
九十年代医院入职第一项,就是主任给大家讲话,工资奖金自己挣,怎么挣?自己想办法。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中医开始迅速的消亡,因为它真能治病啊,挣不来钱,原来医院里都有的中医科系崩盘了。
一副治病的中药才多少钱?挂瓶点滴多少钱?一副药就治好了和连挂一个礼拜点滴你选谁?
就像麻醉,七八十年代产妇生孩子剖腹产还在用针灸麻醉,安全有效无副作用,后来你找找,还有吗?
然后又悄然的出现了西医药代表,他们的工作就是给大夫塞红包送提成。这叫刺激性消费。
你看,这不就都对上了?
其实还不只,这几年也是医药人才大量流失的时候,尤其是中医药人才,没办法吃不上饭哪,大部分都改行了。
小部分没改行的也基本上告别了中医,都去抱上了西医药的大腿。都是没办法的事儿,要吃饭要养家。
事实证明,像医疗和教育这些方面,没有国家的支持是不行的。
不过,也正好是这么个全局性的状况,算是便宜了红星职工医院了,要不然这些年咔咔的建了这么多医院,估计连大夫都凑不齐。
尤其是中医药这一块,基本上都是靠医院花钱养着。
现在红星职工医院中医科和中医研究中心已经可以说是国内最大最全面的中医药组织了,成长的猝不及防的。
除了大量接收中医药人才和药方的搜集整理,红星中医研究中心还在全国成立了大量的中药材种植基地。
这也是个砸钱的行当。
可以说挣钱之日遥遥无期。
除了这些,张铁军在农林牧场还有一些旅游景区建设里面,也都加入了中药种植项目。
这些钱花的值。
“你要是能把医院干到全国最大,最知名,那才对得起铁军的信任,省着别人说你是靠着连襟儿过日子。”
嗯,周妈不只是眼界宽,嘴也是挺毒的。
“说就说呗,我本来也是靠着铁军儿,他们想靠还靠不上呢,都是眼气。”老史嘿嘿笑,一点也不感觉这个名声是污辱。
这东西是命,人得认命。
聊着聊着,话题就开始扯远了,从建医院说到了医药代表,又说到了中药种植。
小主,
“现在西疆的棉花产量已经占全国的九成了吧?你怎么又想起来去那边种棉花了?”
老史问张铁军:“研究中心那边给我打了一份报告,说西疆那边种中药是个好地方,让我找你谈谈能不能给划个地方,反正种什么不是种?”
“单算产量确实是占了九成,九三年开始就是这么个比例了,但是这是在其他省份产区的产量下降的情况下形成的。
不是说西疆的棉产量上涨了,其实那边的棉产量这几年也在下降,这不是好现象。
原来咱们辽东都算是棉产区,现在还有几饷棉花地?山东山西河南原来都是棉大省,现在还存在多少?
现在山东的棉花都在依靠进口,走私现象相当严重。
棉花是重要物资,这个是大事儿,我即然有这个能力肯定要去做,而且这也是个相当有前景的项目,不用纯养着。
种中药的话……我还真不了解,其实我对这一块不太懂。
研究中心说行那就行呗,买几块地的事儿,关键是有人手吗?这样,你让他们去选地,把人手组织好,地是小事儿。”
“以后打算搞纺织啊?”
“现在也在搞啊,山东就有,这次沈洪兴去长沙里面就有纺织厂,还是大型纺织厂,以后等西疆的棉产量上来了,
肯定也是要上纺织厂的,纺织是好几个行业的基础,不能丢,也不是化工产业能代替得了的。
现在化纤这一块多少是有点泛滥了,这个早晚得治。”
“这个怎么治?化纤产品不好吗?价格低还耐磨耐腐蚀,这才好吧?当初的确良多火。”
“不能这么看,有些东西还是棉的好,就像内衣内裤袜子这些,化纤有很多解决不了的问题,必须得棉的。”
老史想了想,点了点头:“这个我支持你,尼龙袜子太特么臭了,怎么洗都不行。”
“拉不出屎怨地硬。”周妈撇了撇嘴:“原来谁不是尼龙袜子,咱家怎么就你脚臭?”
“妈你这话我可就得反驳几句了,那时候谁的脚不臭?除非坐办公室不走道的,我爸脚不臭啊?也就你和春花好点儿。”
“我脚也臭呗?”周可丽听出来味儿了。
“你和小冰那时候不臭啊?我还给你们洗过臭袜子呢。”老史斜了二小姨子一眼。
他和周可人处对象的时候周可丽周可心还是孩子呢,他没少帮着照顾伺候。
“嗯,专红是勤快人,家里衣裳没少帮着洗。”
周爸在一边点头:“尼龙袜子就是扛磨,一点汗不吸,那可不臭?就是耐穿,没办法的事儿,棉袜子几天就漏。”
七八十年代尼龙制品火爆全国,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耐磨,耐穿,再加上不容易起褶子。
事实上尼龙这东西又不吸水也不吸汗,还不透气,穿着一点也不舒服,
就像的确良,那玩艺儿是谁穿谁知道,完全是为了时髦。
原来的人运动量都大,棉制品不耐穿,需要缝缝补补还容易褪色,这才是尼龙制品受欢迎的原因。不是因为它好。
“不是,你叫什么?”张铁军抓住了重点。
这么长时间了他都还不知道老史的名字,就叫姐夫了,要不就是老史,史院长。
周爸哈哈笑起来:“专红,又专又红,那年头起名都是这么个事儿,不是建国爱党就是抗美援朝,军民兵也多。”
“这个专红可不多,我还第一次听见。”张铁军确实是第一次听见叫这名的,事实上并不少。
“我这名字到哪都拿得出手,一听就是当干部的料。”老史自己也笑。
“我在里面都听见你们笑了,聊啥呢都把我忘了?是不是忘了?”
周可人被推出来了,一个小肉团子摆在她身边儿。
“哎呀我靠。”老史一下子跳起来就冲了过去:“生啦?”
“那你看这是啥?”周可人夹了老史一眼:“孩子都洗了,我这也给弄好了都,在自己家生确实得劲儿,一点也不遭罪。”
“行行行,挺好挺好,没想到这么顺利。”老史高兴起来,看了看孩子,在周可人脸上摸了摸:“辛苦辛苦,饿不饿?”
“吃了一碗粥,在里面,准备的太充分了,想不到的都准备好了,这地方肯定行,能挣着钱。”
周可人对里面的服务相当满意。
确实满意,连她的身子都给细心的处理好了,弄的她舒舒服服的。
不是说她是院长媳妇儿才这样,是来这里的产妇都是这么个流程,主打一个就是贴心,温馨,全面又细致。
“走吧,回去再说。”周妈站了起来:“这些东西白抱过来了,还以为护士会出来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