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霸气了。于小曼眼睛里闪着无数的小星星。
于姨感觉今天的女儿有点不太正常,只好不好意思的冲张凤和张铁军一门的笑,把两个人让进来,关好大门。
锁大门到不是要防着什么,而是怕小孩子趁着大人没注意跑出去。
孩子太小还不具备任何的能力,很多事情也不懂,又没有大人陪着,出去即使没遇上什么危险估计也得走丢。
这个和负责不负责关心不关心没有一毛钱关系,完全是年龄决定的。
五六岁以前就是家长带着也得随时盯着牵着,要不然他自己也得跑丢。
在正常生活里就算读了小学,孩子的活动范围也是相当有限的,一般来说也就是家的附近,就像打游戏开图一样,需要时间。
寄读学校被夹在医院和完全学校中间,这是为了孩子们的就医和上学方便,大门外就是主干车道,还是有一些危险性的。
而且学校里面也完全足够所有的孩子活动了,有球场有小花园儿,基本上小朋友大朋友都是被照顾到了的。
学校周边的环境也是相当好的,西边就是颐和园,学校每个季度都会组织孩子们去里面坐船看湖欣赏风景。
学校南面就是着名的蓝靛厂火器营,东南不远是八一学校,那也是一所十二年寄宿制的完全学校,相当有名气和历史。
不过这个时候八一学校还没进行合并,高中部也还没有完善,一般人还进不去。
“礼拜天都是于姨你自己守着大门吗?”边往里面走,张铁军问了于姨一句。
“没有,现在都换上安保的同志了,不用我们守门,”
于姨摆摆手:“现在条件太好了,以前想都不敢这么想,这些孩子遇到你们小两口也是有福气的,将来肯定都能出息。”
“我来之前给于姨打过电话,她特意在这等咱们的。”张凤替于姨解释了一句,要不然怕是安保员那边要挨训。
学校大门进来绕过影壁就是行政楼,就在影壁正后方。
一座前面带着块绿地小花园的三层类工字楼,正面的两端向外展开,大门距离影壁有个三四十米的样子。
整个学校是不允许进汽车的,各种车辆都不可以,几个人步行着穿过小花园来到行政楼。
于姨的办公室就在一楼,这是她自己坚持的,她嫌在楼上不方便。
办公室很简单,一张办公桌,几个文件柜,一个大书架,然后一个接待区,加起来也就是四十平出头,没有休息间。
如果不是建的时候就设计了卫生间,估计于姨连卫生间都不会要,就这每每提起来她还在说浪费。
她们那一代人最反对的事情就是浪费,这和有钱没钱一点关系也没有,是一种刻到骨子里的信念一样的东西。
就像张爸和张妈也是一样的,现在老张家算是有钱的人家了,但是他们仍然很在意这方面的事情,就比如掉了的食物会捡起来吃掉。
进了屋,大家在沙发上坐下来,于小曼手脚麻利的去给张铁军和张凤泡茶。
“小曼,不用泡茶,就白开水,”张凤冲于小曼张了张手:“他不喝茶。”
这里只有最便宜的茉莉花茶,张铁军不喝这个,她也不好直说,干脆就说张铁军不喝茶。
不是不让她们喝好些的茶叶,是她们自己舍不得,张凤给拿来的好茶叶都被于姨换成茉莉花了,余钱给孩子们补到了伙食费里。
现在于姨和于小曼在边算是上班,都是有工资的,而且工资都不低,但是于姨自己的工资基本上都让她花给孩子了。
这是一个相当质朴又纯粹的人。
于小曼的工资还是张凤强制要求她自己存起来不许花的,要不然估计早早晚晚的也是攒不下,哪怕学校现在根本不差这点钱。
按于姨的说法,现在不缺吃不缺穿也不用为钱发愁,留着钱也没啥用。
甚至于姨和于小曼都是住在学校里面的,没要外面的房子,还是张凤感觉这样不行,才强制性的分给了于小曼一套,一直空着的。
对这样的母女俩,真的除了敬佩就是敬佩,反正张铁军感觉自己肯定是做不到。
“凤啊,”坐下来,于姨看了看张凤,深吸了一口气说:“你也别怪姨啰嗦,我对这个事儿是有点反对的。
我觉得这些孩子就够苦了,现在好不容易安稳下来日子好了,刚适应,你说领养出去是不是还得重新适应一遍?
再说去了人家就剩孩子一个人了,那和在这可不一样,到时候孩子和大人是不是能相处得来是不是能适应都不好说,也没法打听。
你说是不是?我总感觉这不一定是好事儿,咱们按你的话来说也不缺钱,这边要啥有啥的。
当然了,你怎么决定姨肯定支持你,想不通我就多想想,我也是挂着孩子,我岁数大了,眼界没有你们宽,有些事情可能看不到。”
“咱家孩子不接受领养。”张凤拿起于姨的手握在手心里,拍了拍:“姨你放心吧,铁军和家里老人也都不支持领养,又不是养不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姐你说真的呀?”于小曼嗷一嗓子跑了过来,眼巴巴的看着张凤:“是真的不?”
“死孩子,吓我一跳。”于姨拍了于小曼一巴掌:“你倒的水呢?还得现打井啊?”
“真的,咱家孩子不接受领养,现在不,以后也不。”
“那可是太好了,跟你说我心里可难受了都。”于小曼吸了吸鼻子:“我给你烤饼干吃。”
“那你今天来这是?”于姨问了一句,又看了看张铁军。
“这不是说涉及到外国人了嘛,怎么也得过来一趟呗,有话当面说清楚省着他不死心。铁军是陪我来的,正好帮咱们抗抗压力。”
“好孩子,”于姨笑了笑,反握住张凤的手:“到是凭空的给你们添麻烦了,大礼拜的也没休息好,还得跑过来。”
“这话让你说的,这学校是我家的好不?”
“对,你家的,我说错话了。”于姨笑了起来,明显感觉到整个人就轻松了许多:“现在真有三万多孩子啦?”
“有了,”张凤点点头:“到年底估计还能增加一万,至少。咱们国家太大了,不少地方交通也是问题,越往后找的得越慢。”
“你们两口子是真行,姨不如你们。”
“可别这么说,实际上是我们不如你和小曼,咱们条件就不一样,这个不能比,要是我们像你们那个条件肯定做不到和你们一样。”
这话没毛病,确实做不到,不怕说。
“咱们学校现在的极限在哪,于姨你算过没有?”张铁军听这娘俩开始了商业互吹,赶紧打断换了个话题。听着太尴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