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义军南下进攻羊城,将粤军的主力几乎全部吸引了过去,其他地方几乎成了真空地带;
27军二师二团在王耳琢的领导下发起了海陆丰起义,占领了海丰、陆丰,建立了涵盖周边几个县,人口多达七十余万的根据地。
根据龙千里的部署,二团改编为海陆丰游击支队,支队长王耳琢(兼),政委彭汉欲,下辖四个游击大队;
趁着粤军主力被调离之际,游击一大队向东至榕城发展,占领了榕城;
游击第二大队继续南下,向南海县发展,兵锋直指羊城,为首义军牵制敌军一部分兵力。
游击第三大队向北控制河源与鮀城连成一片;
海击第四大队留守海陆丰,总兵力扩大到6千余人,每个游击大队约相当于一个团。
为了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游击支队在根据地开展了土地革命,将部分在地方民怨很大的土豪劣绅全部打倒,没收他们九成以上的土地分给了无地农民,只给他们留下维持妇懦正常生活的土地和生产资料。
27军系统的土地革命,相对要温和许多,只是没收九成的土地,除非十恶不赦、血债累累的土豪,一般不准杀人,这是龙千里定下的红线。
根据地建立了农会和民兵组织,妇女成立了妇救会,还组织了夜校开展扫盲运动,对合法经营的商人,只收取两成的商业税,他们的正常商业活动,将受到革命政府的保护。
分到土地的农民只需交纳两成的公粮,其他苛捐杂税一律取消,相关政策一经推出,立马受到了广大民众的热烈拥护,根据地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27军在岭南农村算是彻底站稳了脚跟,根据地在不断地向外漫延。
就像桑食一样,根本没有引起他们的注意,粤军的所有精力都在羊城,首义军三个军已经兵临城下。
同样发展良好的,还有瑞州一师一团为主力的农民自卫军,也更名为瑞州游击支队,下辖三个游击大队;
首义军退出瑞州城后,游击大队填补了空白,继续控制瑞州城,建立了瑞州根据地,由许继真兼任支长。
瑞州游击支队总兵力增加到5千余人,另外还拥有民兵数千人,整个瑞州都被发动了起来,分到了土地的农民积极投身革命,这片红色热土提前燃烧起来。
龙千里率主力扎根凤城、鮀城,也没闲着,一师二团前出鹅城,为首义军守住后路,一师三团、二师三团、补充团、炮团、侦察营、警卫营等部队集结待命,随时准备支援羊城方向的首义军主力。
羊城,枪炮声不绝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