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公府合作的书坊继《辽国公剿匪扬军威,孙指挥趁势强逼婚》后,又推出了船新版本,将“孙绍祖贿银,贾恩侯卖女,辽国公怒斩”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并着重强调了辽国公冲冠一怒的必要性和特殊性。
这口瓜吃的,不仅大,而且全,有着辽国公府的财力支持,菊部更是柔软舒适,让京城百姓直呼过瘾。
诸般手段多管齐下,舆论偏向自不必说,人们对迎春的同情和赞扬,讨论度隐隐有超越贾瑚的趋势。
迎春的名声不仅没有受到负面影响,反而逐渐上扬,这也正是贾瑚想要的。
至于他自己如何,无所吊谓。
这么多年的努力下,朝廷现在多了不少能带兵打仗的将领,可目前为止,保持百分百胜率,依旧只有一个贾瑚。
北征已是必然,景德帝需要他,朝廷需要他,那他就不会有事。
顶多……
“呸!”
贾瑚将吹进嘴里的尘土唾了出来,裹了裹身上的大氅,抬腿进了总兵府衙去找翁达。
翁达,大同总兵。
是的,没错,贾瑚又回到了梦想的初始地,那个一年刮两次风的新手村——
边镇大同。
不能说咎由自取,只能说主动请缨。
当初那般肆意行事,终究还是无法完全消弭。
挥舞舆论的大棒,可以操控市井坊间的人心所向,让迎春顺利脱身不被名声所累,并且削减磨刀霍霍向亲爹的影响。
可杀害朝廷命官,还把头割下来钉在门匾上,就不是那么轻松能逃过的了。
大概朝堂诸公也是怕了,担心哪天被辽国公看不顺眼再一刀剁了,所以弹劾起来格外卖力。
景德帝用留中不发这一招拖了又拖,到底还是没能赖过去,只能将计就计的把贾瑚罚到大同守边,为来年北征提前做准备。
事实证明,还是少吹牛批的好。
不信你看这对君臣,一个吹牛批说“无妨,我能保”,一个吹牛批说“退后,我操作”。
结果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