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地在军卒心中是最崇高的奖赏,比之金银都重要的多。
他们都信陈兵的话,憋着劲想上战场与辽人拼命呢。
陈兵又以边军统帅的身份,给种师道发去通报,调李文国部尽快到真定府边军指挥部报到。
他知道,当时李文国不跟着自己走,是迫于压力,顶头上司不敢得罪童贯,他跟着陈兵走,就是不给种师道面子,自己的家人和兄弟就会难过的很。
现在名正言顺,自然没了阻碍。
又过了半月,陈兵命令边军启程,分两部,一部八万人马奔西南的大同府。一部八万人马奔东南的析津府。
其目的是接收两府之地,彻底将两府收归大宋所有。
大同府辖下的云内州和奉圣州,析津府边军直接推到滦河边。
然后再让小种经略府相公率领其十万边军,进驻析津府,而自己的八万人马继续往前推,最后越滦河,进驻大定府。
自此,辽国近一半的国土,被陈兵拿下。
收到消息的大宋朝廷,朝野震惊,就连成天混迹于花街柳巷的赵佶,也破例出现在早朝上。
从来没有如此神清气爽过,腰板挺直,俯瞰碧玺之下的文武群臣。
文武百官尽皆奉承称赞之词在大殿上回荡。
皇帝赵佶正式颁旨,封陈兵为镇北大元帅,官居从二品。
下辖六府兵马,包括种师道的十万边军也归其辖制,辖区从太原府开始往北的真定府、河间府,才收回的析津府、大同府和大定府。
陈兵的权利一时无两,风光无限。
蔡京、高俅等文武官之首,也都大声称赞圣上的英明。
他们心里自有其章程,已经将皇上的心思揣摩的比他自己还清楚。
赵佶只是一时兴奋,他的兴趣爱好不在这里,而是心属青楼,琴棋书画。
陈兵在他心里只占了两天的重要位置,之后就会被其抛之脑后。
这大宋的天下,还是属于蔡京和高俅等人的。
陈兵领旨安定了边境,目下的形势,金人和辽国进入了拉锯战,辽国拼尽全力,抵挡住了金人的强攻。
双方一时难以分出胜负。
陈兵不想伸手,他在等,等两个国家拼个两败俱伤。
所以并不理会完颜宗望派来的使者,要求陈兵出手相助,拿下辽国,可与金国划地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