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超大杯

看到这里,也许有些心怀“帝国复兴伟大理想”的一秩支持者会愤慨地在自己的全息终端显示屏前大叫:难道我堂堂第一秩序,就真没有一款既能够在综合性能上压倒X翼、又能兼顾大规模量产需求的机型吗?

有的,当然有...只不过它还存在于未来,一个永远到不了的未来。

穿过时空帷幕的某个遥远黑暗星球地底,一台三角翼TIE战机的机魂突然打了个喷嚏...(注释2)

总之,综合以上原因,凯洛伦一开始就将目光放在了某些历史上“未出现”过的旧机型,这也是他让索龙负责新型机研发项目的另一个不为人所知的原因。

而索龙也不负众望地在他的“提醒”下最终选择了这款在另一个宇宙的历史中也算非常之小众的TIE/HU狩猎者。

在索龙原本的旧正史宇宙之中,TIE/HU是帝国在雅文战役前夕研发的一款多用途星际战斗机,旨在作为抗衡义军同盟T-65型X翼战机的应对方案。

雅文战役之后,为应对日渐严峻的局势,该机型开始投入小规模量产,但在原来的目标用户帝国海军中,塔金主义思潮却没有因为塔金本人与死星1号的灰飞烟灭而消退,反而在死星2号的开建与皇帝本人的支持下愈发盛行。

在此影响下,海军对一架成本是标准TIE战机5倍、TIE截击机3倍的昂贵机型并不感兴趣。

而随之而来的配属权斗争中,陆军、冲锋队、帝安局等部门纷纷将其当成加强自己影响力的权斗工具,在一系列政治交锋之后,TIE狩猎者最终被配属给冲锋队,成为冲锋队精锐部队风暴突击队的专属用机。

尽管该机型在随后的银河内战中跟随着风暴突击队南征北战镇压叛乱,立下了汗马功劳,但该部队的性质注定了其部署数量不可能与海陆军所用机型同日而语。

毕竟它们之间所掌握的资源就不是一个量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随后的历史,不管是哪个平行宇宙的银河系居民就都耳熟能详:恩多溃败、帝国解体、军阀混战。虽说旧宇宙的帝国军要武德充沛得多,但在如此混乱的局势下,TIE狩猎者也就难逃被雪藏遗忘的命运了。

作为一款对标T-65型X翼的多用途战机,TIE狩猎者拥有一对S翼,它们会在攻击模式下打开,在正常飞行时关闭。在闭合状态下,其亚光速速度能达到100MGLT、大气速度1200公里每小时。

其常规武装配备有两门激光炮、两门离子炮以及一个标准负载12枚的质子鱼雷发射器。同时其还搭载了一个1级超空间引擎和额定功率50SBD(注释3)的偏导护盾。

这样的性能配置在烂汤圆一大堆的银河帝国已经足够亮眼,也是该机型号称能“匹敌X翼”的最大底气,但——

虽然对来自新正史宇宙的第一秩序官兵们来说,这绝对是一款没见过的“新”机型,但无论是凯洛伦还是索龙都不会自负到认为将其原样复刻出来就万事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