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很敬佩这类人。

像他这样的谋臣,财富不能动其心、爵禄不能移其志,千古罕见,犹如当年的关公一般。

“先生,朕现在命你去大同,辅佐燕王,剿灭瓦剌。”

“什么?皇上,您?”

“不必多言,皇帝有拒绝臣子的权利,但臣子没有拒绝皇帝的权利。朕限你两日内出发,让张信陪你一块儿去,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这样开明大度的皇帝,姚广孝的心一下就热了起来。

竟然让他再去辅佐朱棣,姚广孝哪里敢想到这一点呢。

他的眼眶通红,下跪叩拜:“陛下,贫僧愿去应天,为陛下尽心尽力。”

“你觉得朕是在作态?故意这么说的么?”

“……”

“朕说过的话,从不反悔,张信!”

张信推门进来下拜:“陛下。”

“你选两匹好马,带足银两,护送先生去大同,与燕王回合,共同抗击瓦剌,不得有误。”

“遵旨。”

姚广孝跪在地上,久久不能平复。

和朱允熥相比,燕王的气量就狭窄了许多。

从他对燕王的了解来看,燕王对任何反对自己的人,都是灭族杀光。

反观朱允熥却不同,他重人才,人尽其才。

朝廷的新政,他也知道了。

历史数千年来,没有第二个人能做到像朱允熥这般开明。

哪怕是李世民,也不可能将女子和男子摆的一样高。

有这样的帝王,大明何愁不会繁荣昌盛呢。

“先生,去吧。”

“臣,拜谢陛下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