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圣兽貔貅,纣绝阴的来历?

司农院。

田晟站在方恒身旁,神色恭敬,听着方恒的耳提面命。

“从今往后,孤还要监察诛神大阵的修复。”

“精力有限,在司农院的时间,定然会减少。”

“司农院诸多事宜,你多担待点。”

“若有问题,第一时间通知孤。”

田晟闻言,心中狂喜,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

他最喜欢听的,就是顶头上司对他说,多担待点。

这是要重用他啊。

“殿下,你放心,保证把司农院管理得,井井有条。”

田晟他当即挺直腰板,信誓旦旦地说道。

方恒将司农院接下来的工作,交代给田晟和简柄阳。

好在第一批圣皇稻,已经完成培育。

司农院之后的工作,萧规曹随便可。

安排妥当后,方恒离去,前往文渊阁。

文渊阁,大乾中枢,三相办公之地,也是整个朝廷的权力中心。

这座巍峨的阁楼,矗立于皇宫东南。

黑瓦朱墙,檐角高挑,如一只展翅的巨鹰俯瞰着整个京城。

阁前八级汉白玉台阶,每一级都雕刻着祥云纹饰。

仅次于,象征着“九五之尊”的九级汉白玉台阶。

门前的侍卫身着玄色铠甲,手持长戟,散发着深冷的光泽。

方恒拾级而上,一路畅通无阻地来到文渊阁中。

议政堂内,正厅中央,摆放着一张巨大的紫檀木案几。

案上堆满了奏折和文书,每一份都盖着朱红色的官印。

一位紫袍老者,正在熟练地处理奏章。

这位紫袍老者,便是大乾右相。

其余官吏,在议政堂内,来回穿梭。

若是细看,能够看到右相便是所有人的中心。

其余官吏,就像是围绕着太阳的行星一般。

可见右相权威之重。

左相离京后,元初帝没有任命新的左相,只是让右相暂代左相一职。

一人统领七部,右相可谓是权势滔天,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以至于议政堂,成了右相的一言堂。

任何决议,只要右相认可了,就能完成拟票,上奏元初帝。

至于武相,往日在政务意见上,被左右二相压制。

除了军事事务外,存在感非常稀薄。

左相离京后,武相一开始还有雄心壮志,以为没了左相的压制,他有机会和右相掰一掰手腕。

只是,文官的阴险,还是超出了他这个大老粗的预计。

他与右相一旦观念不合,左相的徒子徒孙,宁可帮着右相这个政敌,也要一致对外,压制他的声音。

这让武相气得够呛。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右相在议政堂中,就一言九鼎了。

眼见右相一言九鼎,武相顿时没了与其争锋的念头。

索性摆烂,长期告病在家。

武相这样顶尖的武道强者,怎么可能会生病?

议政堂上上下下的官吏,懂得都懂。

右相明白元初帝的用意。

这些日子以来,悄无声息地打压太子的势力。

那些原本投靠太子的官员,若有罪责,则被送入大牢。

若无罪责,也会被右相边缘化,打发到清水衙门中。

短短月余,朝廷官员之中,就换了不少新面孔。

听到方恒的脚步声,右相抬头,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之色。

他放下手中的奏章,站起身来,一副要向方恒行礼的模样。

“老臣拜见九殿下。”

“右相使不得。”

“右相劳苦功高,你这一拜,可就折煞了小王。”

方恒连忙上前一步,搀扶着右相。

脸上,一副关切右相的模样。

实则,心中不停地腹诽右相。

右相这老狐狸。

太会演戏了!

右相今日一拜,他若是真的受了。

满朝文官,定然心中不满。

哪怕不敢明面上对自己不满,也会在暗中指指点点。

因此,这一拜,方恒绝对不能受。

果不其然,方恒一搀扶,右相便起身了,没有丝毫的犹豫。

右相深知,他能在宦海为官几十年,成为宦海不倒翁,自然有他的为官之道。

谦卑恭敬。

谨遵为臣子本分。

别说是方恒这般已经成年的皇子,便是还在牙牙学语的皇子,右相也是表现恭敬。

这不是表现给皇子们看的。

这是表现给元初帝的看的。

即便他现在权势之大,堪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也万万不能有倨傲之色,露出僭越之相。

站得越高,方知天意难测。

方恒与右相两人坐下之后,开始谈论诛神大阵的修复工作。

“父皇命我监察诛神大阵的修复,然……小王我不通阵法,还需要右相大人你,多多担待。”

“九殿下客气了。”

“诛神大阵修复的诸多事宜,还需要殿下你支持,通力合作。”

两人寒暄一番后,见到对方态度并不恶劣,不由松了一口气。

来文渊阁之前。

方恒担心右相是二皇子的人,会处处防备自己,乃至是排挤。

现在看来,右相还有一颗公允之心。

方恒不知道,右相心中,也微微舒了口气。

他生怕来个草包宗室子弟,本事没有,尽给他拖后腿。

好在,九殿下虽然不通阵法,但有自知之明,没有指手画脚。

右相端起白瓷青花茶盏,喝了一口灵茶后,缓缓说道。

“诛神大阵,乃是当年太祖亲自布置,光是布阵用的材料,就消耗了朝廷三年的国库。”

“整个诛神大阵,极为复杂,五大阵眼,每一阵眼由三百六十个阵法组成,环环相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