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相聚在莫斯科餐厅
结束通话之后,李怀节站在窗前,看着京城冬天的暮色,心情很有些复杂。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风格,这句话目前在李怀节看来,是很有道理的。
虽然袁阔海说的有点含糊,但其实就是提醒李怀节,是时候组建自己的小团体了,不然以后的执行力会有问题。
但,李怀节对这方面其实并不是很在意。
他没有道德洁癖,认为组建小团体就不对。拉帮结派的目的如果是为了工作,更好的工作,其实它也只是一个工作手段而已。
但是,搞小集体的成本其实很高。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资源不说,和现有的干部管理政策其实是相悖的。
想到这里,李怀节决定暂时不考虑这件事。自己这个组织部长,按照正常程序、正规途径来选拔干部、任用干部就好了。
当然,对于表现特别突出的干部,比方说,那一批从基层选拔进党校培训的19名干部,李怀节还是一直放在心上的。
到目前为止,也全部提升到了副科级别。
对个别表现相当突出的干部,李怀节也有破格提拔的意思。比方说秘书科的科长陈维新、团市委副书记汪泉,都是破格提拔的考察对象。
这样一想,李怀节就深感人缘的奇妙之处。
袁阔海是如此注重干部培养的一名领导,可他身边真的没有什么贴心人,除了自己。
自己对搞小集体其实是有思想抵触的,但身边真不缺努力上进的好干部。
至于袁阔海说的,廉书记有意要提拔自己这个事,李怀节经过他的提醒,认为这是真的。
之所以这么肯定,是因为李怀节知道一个小秘密,齐秋云是廉书记青睐的年轻干部。
所以,哪怕是为了齐秋云的事业,在现阶段,这两个大项目都需要李怀节接洽奔走的时候,廉书记也不会怎么处分李怀节。
相反,目前的舆论压力都在李怀节身上,而且在这个压力还在持续增加的情况下,廉书记重启对李怀节的破格提拔也是很有必要的。
毕竟,衡北省委也需要对外媒的不实报道做出一些表示。
对省委来说,提拔当事人就是代价最小、回击有力的最好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