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三拍拍自家怀中的小阿照,阿照懒洋洋睁开眼睛!听木三说:“虎崽,听好了,以后别太贪吃!小心人家用一块肉就把你勾走、再捉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阿照“呜呜”两声,示意它听见了!
二)
第二日萧玥一行去赴司马太守的宴请。
司马太守显然也听说了平州的事,还说估计很快,朝廷关于此事的邸报都要下达各州。
席间众人提及那位胁迫张主簿参与犯案的刘功曹,事后更杀人灭口、嫁祸——
感叹此人胆大包天之时,就听九殿下忽然说:“这平州太守也太无用!手下人犯案,他一点都不知晓么?
或者,那姓韩的查出来也有他,没有上报?
这样无用的太守,要来何用?
我回去要给我二哥说,把这人撤了!”
萧玥还没说啥,司马太守看一眼他家的戚师爷。
于是戚师爷开口:
“那个,九殿下啊,这也不能全说是平州太守的过错呢。
当然,手下人犯案,他有不查之责。可您久在军中,或许不知,
像功曹啊,督邮这些府衙职位,
多是当地人担任;或是前任、上上任便在的。
正所谓,铁打的官衙流水的主官么……
这主官要坐得稳,也不容易呢。
而且我听说,那刘功曹是平州世家、唐家的孙女婿,虽然不是嫡系那一枝的女婿,
也是久在平州,算得上当地豪强了。”
萧玥:“唐家?莫不是和杜城南杜老爷子同科、后来还当过吏部尚书,唐明远唐老爷子家么?他比杜城南早几年致仕,原来他老家是平州?”
戚师爷:“正是。当年我家老爷会试,唐老爷子还是他座师呢。”
司马太守:“恩,我当年来云州上任,途经平州时,还去拜访过唐大人。”他有点感叹:“唐大人自然是极清正的……就是唐夫人有点宠自家小儿子罢了。
当年唐大人提前致仕,也是因为唐小公子闯了点祸事。
不过么,树大有枯枝。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这次平州唐家出了这么个孙女婿,想来唐老爷子也是十分头痛了。”
九殿下还想说什么,萧玥瞪他一眼!于是他只好闭嘴!
司马太守换话题:“二小姐要坐船走水路回京?哎也好,这一路风景极好。
说来也是二小姐赶着回京,
不然沿着咱们云州这澜江南下,至南湘段时,他们则唤作‘湘江’,
正是他们和北冥国开凿的大运河起始之处——
我去岁视察民情,走过一小段,
因气候略有不同,风景倒是别有洞天。”
萧玥:“哈哈,澜江、湘江都好!不急不急,江里千陵一日还么……有的是时间,咱一个一个慢慢看来,总会去的……”
“江里千陵一日还!好诗!二小姐出口成章啊……你们木家真是锦绣人家!”
司马太守给一个赞!
萧玥:“哎不是我,这诗不是我的哈……我是从那本《先贤集》里看来的!”
是的,话说张清华太皇太后那位写了《东越草木志》的民间异人好朋友,途经夕照山时,还留下一本《先贤集》!
萧玥翻了翻,恩,这位前辈肯定是国学大家,但人家不抄,她记得的名作人家都批注了:先贤所作,余谨录之。
司马太守笑:“那也要二小姐记得才行!我也看过,就忘了!”
他看一眼在座的木二叔和木小六,问:“听二小姐叫这位小哥六哥,想来是木老哥的小儿子了。”
木二叔:是的呢。
司马太守:“也没见小六来科举。小六如今在家做什么呢?”
木二叔:惭愧惭愧。儿子在家啃老、混吃等死这事,怎么开口?
司马太守:“这样啊……木老哥,我家戚师爷还差个跑腿办事的闲差,你舍得让你家小六来府衙不?”
木二叔:“哎,那有啥舍不得的啊。这孩子也是运气好呐。”推一把发呆的小儿子,“还不谢谢司马太守、戚师爷?”
木小六内心:并不觉得这是运气好!
木小六绝望看向他三哥!
木三:“小六啊,又不要你学你小堂妹那样破案,你就跟着戚师爷,多认识几个人也好嘛。这也是亏得大人们看你老实淳朴,不然哪个费心带着你!”
司马太守、戚师爷:哎,这三公子是懂的!
然后一席“答谢九殿下和萧司掌宴”吃得宾主尽欢!
三)
接下来的几日,萧玥可说是“想着要走,就拼命玩耍”!
七叔家小儿子娶亲,她全程围观接新娘的重重考验,谓之“催妆”!
因为长得太好看,她家三哥还在“催妆”时被女方某位小姑娘打了!打得越凶,代表妹子看得越中意!
话说大家伙儿闹洞房!七叔家的小堂弟拿一枝秤杆揭去新娘红盖头,
新娘红红小脸、娇羞动人,烛光之下,看呆新郎官,也看呆众人!
因为知道新娘子祖籍南方,老祖母至今说一口和种花家极为相似的南方鸟语,
萧玥还带头起哄!
她叫的是:“新娘子你好靓!新郎好中意你!我们都好中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