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云微笑着点头赞同,“是啊,此次出门,倒让咱们领略了,很多风土人情。”
正吃着,饭馆里又走进一位身着书生袍的年轻人,此人面容清瘦,神色略显焦急。
他径直走到掌柜面前,抱拳行礼,“掌柜的,实在不好意思,晚生前些日子在您这儿赊了顿饭。
本想今日来还,可家中突遭变故,实在拿不出钱来,还望掌柜的宽限几日。”
掌柜的面露难色,“小哥,不是我不近人情,只是小店本小利微,您这一拖再拖,我也难做啊。”
年轻人急得直跺脚,“掌柜的,您就行行好,我下月定当加倍奉还。”
乾隆在一旁听着,心中暗忖:这书生想必是遇到难处了,若因一顿饭钱断了前程,未免可惜。
于是,乾隆看了尔康一眼。
尔康会意,走到两人面前,对掌柜的说:“掌柜的,这位书生的饭钱,我替他付了。”
掌柜的和书生皆是一愣,书生回过神来,连忙跪地谢恩,“多谢恩公仗义相助,恩公大恩,晚生没齿难忘。”
尔康将他扶起,温言说道:“不必多礼,出门在外。
谁能没有难处,你且安心读书,日后若有成就,多做善事就是!”
书生眼中含泪,再次拜谢后,匆匆离去。
尔康回到座位上,“阿玛办妥了!”
乾隆点了一下头,“坐吧!”
萧云看着乾隆,眼中满是爱意与钦佩,“弘历,你今日真是做了不少善事。”
乾隆微笑着握住她的手,“既来到此地,见百姓有难,怎能袖手旁观?
这是我应当为天下苍生,所尽之责。”
永琰在一旁似懂非懂地听着,虽然年纪尚小,但心中也埋下了善良与仁爱的种子。
饭后,乾隆一行人又逛了逛济宁的集市,买了些当地的特色手工艺品,如鲁绣手帕、曲阜楷木雕刻等,准备带回宫中赏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