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深知,这摇摇欲坠的天下,急需一位能引领他们走向光明的领袖,而赵匡胤,就是他们心中不二的人选。
于是,在几个亲信将领的精心谋划下,他们趁赵匡胤熟睡之际。
将一件早已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了他的身上,刹那间,众人高呼万岁,拥立他为皇帝。
这便是震惊后世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乾隆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模拟当年黄袍加身的场景。
他脸上的神情,仿若自己也置身于那场惊心动魄的历史变局之中。
永琰小脸满是惊叹之色,惊叹之余,又追问道:“阿玛,那他当了皇帝以后呢?
那些跟他一起的将领,他怎么对待的?”
乾隆微微眯起眼睛,继续说道:“赵匡胤这人,倒还算仁义。
他登基之后,望着那些跟他出生入死、战功赫赫的兄弟们,心中自是感慨万千。
他深知,若想坐稳皇位,必须处理好与这些功臣的关系。
可他并没有像有些帝王那般,举起血腥的屠刀,对功臣痛下杀手。
相反,他想出了一个极为巧妙的法子,名为‘杯酒释兵权’。”
永琰一脸疑惑,“阿玛,什么是‘杯酒释兵权’?听起来好神奇。”
乾隆笑着解释,“一日,赵匡胤在宫中摆下盛宴,邀请那些手握重兵的将领们前来饮酒。
酒过三巡,赵匡胤佯装愁眉不展,长吁短叹起来。
众将见状,纷纷询问其缘由。
他便坦言,自己虽贵为皇帝,却日夜难安,生怕有朝一日,手下的将士们也如当年他们拥立自己一般,被旁人黄袍加身。
这些将领们皆是聪明人,一听便明白了赵匡胤的意思。
他们纷纷表示,愿意交出兵权,回乡安享富贵。
就这样,赵匡胤用一场酒宴,不动声色地化解了一场潜在的危机,既让功臣们得以善终,又稳固了自己的皇权。”
永琰听得津津有味,小手不停地比划着,仿若自己也置身于那场充满智谋的酒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