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娥娥传(下部之九)

第229章 娥娥传(下部之九)

洗心革面获宽宥,重振家风路维艰

天宝因协助平定叛乱立下功劳,皇帝念其有悔过表现,下旨从轻发落。他被削去大部分官职,贬为小吏,发往偏远之地任职。虽仍有官职在身,但与曾经的辉煌相比,落差巨大。不过,天宝心中并无怨言,他深知这是自己罪有应得,能保住性命并继续为朝廷效力,已是万幸。

在前往贬谪之地前,天宝回到家中,与母亲李娥娥和妻子相聚。家中气氛凝重,却又透着一丝劫后余生的庆幸。李娥娥看着面容憔悴却眼神坚定的儿子,心中五味杂陈。她既心疼儿子所受的苦难,又欣慰他能在关键时刻迷途知返。

“宝啊,此次经历,你务必铭记在心。权力是把双刃剑,既能为民谋福,也能让人堕落。你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重新做人。”李娥娥语重心长地说道。

天宝恭敬地跪在母亲面前,眼中含泪说道:“娘,孩儿已彻底悔悟。从前是孩儿糊涂,辜负了您的教诲和朝廷的信任。往后孩儿定当谨言慎行,以清正廉洁为准则,为百姓尽心尽力。”

天宝的妻子也在一旁说道:“相公,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我和孩子会一直陪着你,无论你在哪里,我们都是一家人。”

天宝看着妻子和孩子,心中满是愧疚与感激:“娘子,这些日子让你受苦了。是我对不起你和孩子,往后我定会好好弥补。”

与家人短暂相聚后,天宝便收拾行囊,踏上了前往偏远之地的路途。一路上,他看着沿途百姓的生活,心中感慨万千。曾经他高高在上,对民间疾苦视而不见,如今亲身经历这一切,才深刻体会到百姓的艰辛。

到达贬谪之地后,天宝迅速投入到工作中。这里条件艰苦,民生凋敝,官场风气也存在诸多问题。但天宝毫不气馁,他决心从自身做起,改变这一切。

天宝每日早早起身,深入乡村田野,了解百姓的需求。他发现当地农田灌溉设施老旧,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收成。于是,他四处奔走,向上级申请资金,组织百姓修缮灌溉渠道。在这个过程中,他以身作则,与百姓一同劳作,挖土搬石,丝毫没有官员的架子。

“大人,您歇一歇吧,这些粗活我们来干就行。”一位百姓心疼地对天宝说道。

天宝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笑着说:“大家都在辛苦劳作,我怎么能闲着呢?咱们一起努力,尽快把灌溉渠修好,今年的收成好了,大家的日子也就好过了。”

在天宝的带领下,灌溉渠道很快修缮完成。当年农作物便获得了丰收,百姓们对天宝感恩戴德。

除了改善农业生产,天宝还致力于整顿当地吏治。他严厉打击贪污腐败现象,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要求官员们廉洁奉公,一心为民。对于那些不听劝告、依旧我行我素的官员,天宝毫不留情地予以惩处。

“身为朝廷官员,就应该为百姓谋福利,而不是中饱私囊。谁要是违反了规定,我绝不姑息!”天宝在一次官员会议上严肃地说道。

然而,天宝的改革举措触动了一些当地官员的利益,他们对天宝心生不满,开始暗中联合起来,试图排挤他。

“这个天宝,一来就坏了我们的好事。咱们得想个办法把他弄走。”一位官员在私下的聚会上说道。

“对,他这么较真,我们以后还怎么捞钱?得给他点颜色看看。”另一位官员附和道。

他们开始在工作中故意刁难天宝,对他安排的任务阳奉阴违,还在百姓中散布谣言,诋毁天宝的名声。一时间,天宝的工作陷入了困境。

但天宝并未因此退缩。他深知,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为了这片土地和这里的百姓,不能因为一点困难就放弃。他一方面更加努力地工作,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决心;另一方面,他收集那些官员违法乱纪的证据,准备向上级汇报。

“你们以为这样就能阻止我吗?我绝不会让你们这些腐败分子继续为非作歹。”天宝暗自下定决心。

与此同时,李娥娥在家乡也时刻关注着天宝的情况。她听闻天宝在贬谪之地的遭遇后,心急如焚。她深知儿子面临的困难巨大,但她相信天宝的能力和决心。

“宝啊,你一定要坚持住。娘相信你一定能克服困难,重新赢得百姓的信任。”李娥娥在心中默默为天宝祈祷。

为了支持天宝,李娥娥决定亲自前往天宝任职的地方。她一路上舟车劳顿,历经艰辛,终于到达了天宝所在的偏远小镇。

天宝看到母亲突然到来,又惊又喜:“娘,您怎么来了?这里条件艰苦,您不该来的。”

李娥娥微笑着看着天宝:“娘放心不下你。娘知道你现在面临很多困难,但娘相信你。娘来就是想告诉你,无论遇到什么,都要坚持下去。”

李娥娥的到来,让天宝倍感温暖和鼓舞。他将自己在当地的工作情况和遇到的困难详细地告诉了母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