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道,不能眼睁睁看着太子被此妖猴拉下水,忙出言提醒道,
“太子?可万万使不得。”
哪吒看了眼火德星君,只顾一人独饮,全然不顾两人异样之目光。
“星君,还有事?”
突然,哪吒抬眼看向火德星君,出言问道。
星君见之,一脸诧异,忙回复曰,
“太子,无事。”
“嗯,既无事,可自行离去,我还要与大圣一起畅饮。”
“太子,这?”
“去吧。”
见哪吒语气突然变得强硬,星君知识趣,只得躬身退出了大殿不提。
见火德星君离去,哪吒忍不住轻叹一声道,
“大圣,你可不知,身在天庭,有诸般天条限制,有时却无可奈何,哪有大圣活的这般自在逍遥。”
“哪吒,说起那些狗屁天条,最是气人,为何却无人敢反?若俺老孙坐上玉帝之位,就把这些狗屁天条通通废除,还天庭一个祥和安宁。”
“哈哈,大圣,此语听着提气。”
话毕,哪吒神色却突然变得黯淡,有气无力道,
“不是没人反,而是没实力反。大圣,你可知道,谁制定了这些天条?”
“是谁?难道不是玉帝老儿?”
“非也,玉帝还没资格制定。”
行者闻之,脸色微惊,一脸好奇看向哪吒,
“制定天条者,乃是三位大天尊。”
“什么,天庭之天条,竟是三清而为?”
“是也。”
“意外,真是意外也。对了,哪吒,老孙可曾听闻,李天王手里握得黄金宝塔,乃是专克你之法宝,可有此事?”
哪吒闻之,没有言语,只是点点头。
看官不知,哪吒本是女娲娘娘一灵珠子转世,投胎于陈塘关,托身于西周,辅佐姜子牙兴周灭商。
哪吒不是凡人,出身于肉球之内,莲台之上,而后被乾元山太乙真人收其为徒,传授仙术,在三朝儿时,就下海净身闯祸,踏倒东海水晶宫,活捉龙宫三太子,抽筋剥皮,惹得四龙王大怒,寻衅复仇。
天王知晓,恐生出祸端,欲杀之。哪吒为了不累双亲,举刀在手,剔骨还父,割肉还母,最后一点魂魄,回了师父处。
太乙告诉哪吒,让其托梦其母,造一行宫,不想行宫遭天王摧毁,父子交恶。
哪吒无奈,魂魄只得回了金光洞,太乙运用仙术,将碧藕为骨,荷叶为衣,念动真语,赐下莲花真身,还了哪吒性命。
哪吒心有不甘,在得了宝物后,回关要杀天王,欲报打毁泥身之仇,天王打将不过,只得逃命,幸得燃灯道人赐下一座玲珑宝塔,才将哪吒制伏。
自此,宝塔时常握于手心,不敢轻易离手。
“大圣不知,此塔全名唤作玲珑舍利如意黄金塔,乃当年燃灯道人之物。当年年幼,犯下祸端,为了不累双亲,举刀在手,剔骨还父,割肉还母,只剩一点精魂,在师父指引下,托梦母亲,为我打造一行宫,不想被其捣毁,甚是恼怒,最后得师父搭救,化身莲花真身,得了宝物,回关报仇,不想在燃灯道人干预下,将玲珑宝塔赐下,制伏于我。大圣,此塔端的厉害,塔身共分七层,重重有佛身照耀,塔内有一团先天火焰,可燃烧肉身。当年我就是败于此火之下,无奈投降的。”
“原来如此,难怪天王塔不离身。”
“是也,估计内心还是惧怕我会斩杀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