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整个研究所的资源和安保力量,比之前段时间,不知道要强大多少倍。
那些还缠在研究所附近的前员工,也一概被驱除。
他们找了几回,貌似是觉得真没有机会了,现在连门卫都是带枪的军人,也就逐渐散去了。
而江凡制造出来化纤原料一事,也给所里人吃了一颗定心丸,干劲不可同日而语,整个所里的生产进度,比之前要高上两倍不止。
当把第一块布料生产出来的一刹,整个研究所都陷入了狂欢当中,到处奔走相告,甚至那些排夜班的人也赶来一睹成果。
江凡写了一份报告,让保卫科的人呈交给工业部。
在他预料之中,下午一列吉普车队如期而至。
在查看完成品以后,熟悉的嘉奖声不断。
江凡这种场面经历多了,自然是宠辱不惊,以客套话同样应付过去。
今日之后,他也算是工业部内小有名气的人了,想必今后需要其余资源,都不是问题。
至于化纤材料的后续生产问题,就无需他操心了。
整套机器他都已经复刻和制造出来,接下来就是批量化生产的问题,而他在机器形制上和功能上也有一定的变化,想来通过目前国际上较为粗糙的专利审查机制,也不是问题。
剩下的问题,自然就是交由工业部的领导前去解决。
不过,江凡也没有歇着,在工业部长临走之前,他又要了一批化学材料,穿的问题解决了,那么就要解决吃的问题了。
粮食生产,光凭一个杂交水稻是难以解决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按照原来的历史,也是如此,人们真正实现能吃饱的时期,是在大规模普及农业化肥的历史事件之后。
大部分土地都是贫瘠的。
就如同秦家村后山的农田一般。
就连精心选育的杂交水稻都难以存活,普通的水稻就更加艰难呢!
对于江凡的要求,工业部长并没有过问,大手一挥,就让姚副部长去调集材料,无论有什么困难,都必须尽快筹集,然后调往研究所。
姚副部长的脸色不是很好,但是还是应承下来。
……
到了下班时间,江凡骑上二八大杠,离开了研究所。
本来,按照上面的意思,他出行都是要带上几个保卫科的警卫,免得出现什么意外。
江凡拒绝了。
那么多的词条在身,再加上他的武力值,倘若是真遇到能威胁他性命的事情,有警卫在和没警卫在,都是一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