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建安七年过去了

远在洛阳的杨彪此时跟曹操产生了类似的想法,那就是重视匠人的作用,重视匠人的能力。

跟曹操不一样的是,洛阳并没有出城跟张飞野战,而是依托洛阳高大的城墙死守。一开始效果还不错,但是从昨天开始一切都不一样了。

张飞整整派出来了一百五十架投石机,仅仅投射了三轮,就把洛阳守军给砸蒙了,要不是朱睿反应的快,城门差点儿都被关索和马超两人给拿下来了。

倒不是不想继续投射,而是石块不够了。张飞见到了投石机的巨大作用之后,立刻要求搜集石头,下一次至少要能支撑十轮的投射才行。

军中负责后勤的辅兵不是在整石头,就是在搓麻绳。

洛阳城墙上,朱睿和卢韬两个人正在四处巡视,朱睿的目光一直留在城下的投石机上。

“这些投石机,必须要破坏,这一次张飞是准备不足,下一次若是十轮齐射,咱们还能守住吗?”朱睿说的很是认真。

卢韬听到这话,立刻道:“你该不会是想说让某夜里出城去破坏这些投石机吧?”

朱睿揉了揉眉心,他觉得奇怪,卢韬最近怎么越来越聪明了。

“怎么可能,只是说一说某得看法而已。”朱睿摆摆手。

卢韬却沉吟了一下说道:“其实某去也是合适的。”

朱睿站定,有些好奇的看着卢韬:“你愿意?”

“不破坏的话,洛阳城坚持不了几天的。”卢韬耸耸肩。

朱睿像是第一次认识卢韬一样,注视着卢韬,久久不言。

卢韬一摊手道:“你别这么看老子啊,不管怎么说,老子是大汉将军!”

“也对。”

十一月二十,卢韬率领三千精锐骑兵,趁着夜色突袭了宛城下的投石机。但是被巡视的关索、关兴二人发现,带人前往狙击。

最终卢韬只破坏了三成投石机,带着不到八百人逃回了洛阳。

关索、关兴二人衔尾追击,但是被接应卢韬的朱睿,用箭雨逼了回去。

二十一日,长安颁布《关于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实业的若干建议》,并且明发天下。

为此,刘平专门在丞相府下面新设了一个衙门,民投所。全称民间资本投资实业研究管理所。

第一任所长就是郑通。从品级上来说,这个所长跟郑通之前的长安商业司主事是一样的,但明眼人都清楚,这是入了丞相府的编制,到了外面天然就会高一级。

郑通自然是极为满意的,因此做事也很是勤恳。陈家要开的纺织作坊、韩家要开的面粉厂,以及九十七坊几个小商人要联合一起开陶瓷厂的事儿,他都是亲自盯着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此他还写了条子申请把老王头也拉进了民投所。

老王头从一个九品的末流小官,直接连升三级,成了从七品的民投所员外郎,那更是非常积极。

十一月底,成都的赈灾事务接近尾声。刘德然汇报了地震造成的的损失,几乎相当于把成都一年的产出给赔进去了。

好在赈灾干得不错,没有产生什么次生灾害。

十二月初一,刘平在长安鸿胪寺见到了顿逊来的代表,也就是公孙越的代表。

是一个年轻人,公孙越的二儿子,公孙寻。

公孙寻这一次过来,一是为了向刘备臣服,愿意成为大汉的附属国,二是作为质子留在长安。

如今长安已经有不少质子了。

武国王家的老三、秦国段家的老二,还有更南边,顿逊还往南的一些海上小国都为了表示臣服,送来了质子。

加上公孙寻,已经达到了八名。

刘平其实有些恶趣味,想让刘备收这些人为义子。但是刘备觉得太离谱了,并不愿意,这让刘平多少有些遗憾。

没能在大汉搞出一个质子团出来。

将公孙寻扔给刘备去处理,刘平专门派了一个人去顿逊。主要是告诉公孙越,顿逊可以成为大汉附属国,但是大汉要在顿逊建港口,港口属于大汉租借的顿逊土地,租期是九十九年,到期之后大汉可以无条件续租。

同时刘平还玩了一个小花招,用“中国”两个字替代了大汉。在这个时候,“中国”就是跟大汉指代的都是一个地方,倒也没人觉得有什么奇怪的。

事实上,南边那些蕞尔小国、岛国,跟大汉的往来文书上,基本上刘平都用中国指代的。

就为了日后我华夏可以拿着史书跟全世界说上一句,自古以来。

搞定了顿逊的事情之后,今年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大事情了。这个月还会有地方的各种数据汇总过来,但基本上都是看一下,然后对各地政策、目标进行一些调整就行。

工作量不大,也不值得说道。

时间流逝,建安七年,走到了尾声。

就在建安八年的第一天,刘平在长安城遇到了一个有意思的年轻人。

正是大雪纷飞的时候,刘平在家里闲着没事儿,出来随便找了一个酒楼消磨时光,结果就看到徐干领着一个年轻人走了进来。

那年轻人操着汝南的口音,应该是第一次来长安。看两人相谈甚欢的模样,应该是关系不错的样子。

刘平也不是故意偷听,主要是两桌就隔着一个屏风,他想听不见都不行。跟徐干一起来的年轻人,表字是德琏,具体叫什么就不知道了。

但是这“德琏”的话引起了刘平的注意。这德琏在写一本书,是关于历代名物制度、风俗、传闻考证为主的书籍。

听了两人聊了一会儿之后,刘平对这位“德琏”很是欣赏,才学不比徐干差,而且见识广博,很是优秀,适合拿来给自己当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