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兵团,统帅自然是关羽。他是荆州兵团的灵魂人物。兵团总兵力最高,足有八万之众。其中水师三万,他们熟悉荆州水域的地理环境,水战经验丰富;骑兵一万,在关羽的带领下,骑兵的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弓兵一万,剩下四万则是刀盾兵和枪兵,构成了兵团的主要作战力量。
水师统领黄祖,他在荆州水域经营多年,对水战有着丰富的经验,其下还有刘磐、邓选、习珍等人辅助,共同打造了一支强大的水师力量。骑兵由关羽亲自率领,麾下还有关索、关兴、周仓等人辅助,他们在关羽的指挥下,冲锋陷阵,锐不可当
弓兵统领则是荆州降将黄忠,他箭术超群,有百步穿杨之能,除了他之外还有赵累、糜芳二人协助管理弓兵队伍;剩下的步卒统领则包括樊伷、士仁、陈式、严颜、吴兰、泠苞、黄权、马忠、庞羲、高沛、杨怀、刘璝等,他们各自率领一部分步卒,在战场上协同作战。
军中长史荀衍,军司马王甫,对军事事务有着深入的了解,能够准确地传达军令,协调各部队之间的行动。军师则是年轻的庞统,他智谋过人,才华横溢,是刘平推荐给关羽的。
南海兵团,统帅赵云。兵团总兵力与成都兵团一样,只有三万人。其中水师两万人,他们将成为南海兵团在海上作战的核心力量;弓兵三千,步卒七千,构成了兵团的陆地作战基础。
水师统领由赵云兼任,他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对水战也有着独特的见解。除了赵云之外,南海兵团还有夏侯兰、范金生、范长、范旃、张邵、王兵、李培、阳高等人,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南海兵团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军中长史李参,军司马蔡翔,对军事训练和作战指挥有着丰富的经验,能够有效地提升兵团的战斗力,军师董辉,擅长分析战场形势,为南海兵团的作战行动提供了专业的战略指导。
整个南海兵团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同时各级军官基本上都是这几年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优秀人才,并且大多数都是大汉永存的成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整个南海部已然成为大汉永存在军事方面的重要基本盘。
当然,这四大兵团并非刘备势力的全部兵力。除了这四大兵团之外,还有四个由成都直辖的工兵团,一共有四万人。他们负责军事工程建设、武器装备制造等重要任务,为整个刘备势力的军事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此外,各地郡兵、屯田兵加在一起还有十几万人马,他们在维护地方治安、保障农业生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同年,成都迎来了第三次科举。这一次的科举制度相较于之前有了重大变革,考生需要从县试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历经层层选拔,最终才能参加在成都举行的会试。更为重要的是,即便考生不属于刘备势力范围内也无需担忧,只需随便找一个县参加县试即可。这一举措极大地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为刘备势力招揽了来自各地的优秀人才。
建安五年,刘备势力继续蓬勃发展,耕地总面积成功突破三亿两千万亩,总兵力也稳定在三十五万。此时,荆州、南州两大兵团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磨合,已经具备了强大的战斗力,成为了刘备势力向外拓展的重要军事力量。
建安五年末,南州第一艘海船正式下海试航。这艘海船凝聚了此时顶尖的造船工艺,长二十五米,宽九点五米,排水量近四百吨,载重量两百吨,人员编制八十人。
在满员、满补给的情况下,它可以持续航行三十天。在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测试之后,刘平立即让工部加急建造,力求在明年能够让南海水师顺利列装。
同时,刘平郑重地将这艘海船命名为洛阳号,这个名字承载着刘备势力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和宏大抱负。
第二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