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建安五年年末

刘德然启程前往南州,,预示着在接下来的一段时期内,整个势力将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持续不断地积蓄力量,静静蛰伏,等待那风云变幻中属于自己的绝佳时机。

建安三年,成都城在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中,悄然迈向了年末。休沐日的前一天,刘平怀揣着诸葛亮整理的详尽资料,郑重地向刘备汇报目前整个势力的综合情况。这份汇报涵盖了军事、内政、财政等诸多关键领域的数据汇总,每一个数字都凝聚着刘备势力一路走来的努力与拼搏。

“目前,咱们在册的士卒总数已然达到了三十万人。” 刘平清晰地吐出这个数字,刘备听闻,不禁微微一怔,脸上闪过一丝惊讶之色。

“三十万?” 刘备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似乎想要确认自己没有听错,紧接着开口询问道,“这其中包括各地的郡兵吗?”

“自然包括,” 刘平耐心解释道,“这里面涵盖了郡兵,还有后勤部的屯田兵,总共加起来是三十万。毕竟,三十万纯粹的战兵,以咱们目前的实力,实在难以负担。”

刘平深知,莫说是当下刘备势力所掌控的这些地盘,即便日后成功定鼎天下,在不影响整体发展的前提下,也需历经数年休养生息,才有能力供养起三十万战兵。

当然,若要不计后果地爆兵,短期内刘备势力也并非无法支撑起三十万战兵。然而,这无疑会对势力后续的长远发展造成难以估量的巨大打击。

除非能够笃定一场战役便能彻底扭转乾坤,否则,刘平绝对不会轻易做出这种孤注一掷的决定。

“那这数量也相当可观了。” 刘备轻声喃喃自语,思绪仿佛飘回到了过去,“初平年间,黄巾之乱爆发,大汉当时总共才投入了三十万出头的士卒。而且,其中大部分还都是郡兵……”

刘平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说道:“目前来看,咱们养活这三十万人还算比较轻松。战兵主要集中部署在凉州、荆州和南海部这三处。”

稍作停顿,刘平又补充道,“不过,南海部那边的情况较为特殊,接下来需要做出部分调整。南海部的大部分士卒将转入屯田,陆军仅留下一半。与此同时,我们计划组建水师。”

“水师?” 刘备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开口问道,“南州虽然水网密布,但如今内部尚未完全稳定,有必要专门单独建立水师吗?”

“有必要。” 刘平语气坚定,认真解释道,“拥有南州后,咱们便拥有了宝贵的出海口。我提议在南州建立水师,其主要目的是应对海上作战。想象一下,若我们能从南州乘坐海船出发,便可顺着海路一路抵达东海、渤海。届时,便能从东边登陆扬州、徐州、青州等地。”

刘备瞬间便领会了刘平的意图。一旦南州水师成功建立,日后无论是进攻交州、扬州,还是与曹操作战时,南州水师都能从海上悄然偷袭敌军后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无疑将极大地拓展刘备势力的战略空间和作战维度。

“可以。” 刘备略作思忖后,果断表达了自己对这一计划的认可。

随后,刘平又依次将农田耕种情况、粮食产量、税收等诸多内政方面的详细数据,一一向刘备做了全面汇报。等到所有事项都汇报完毕,夜幕已然悄然降临,窗外的天空早已被繁星点点所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