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龙那边如今行军到何处了?” 刘备关切地问道。
“此时,子龙将军的部队应该已经抵达阿拉干地区。以他们的行军速度和脚程估算,将会比我军更早抵达扶南国国都附近。” 贾诩迅速回应道。
刘备轻轻点了点头,感慨道:“其实,以子龙的英勇善战和卓越军事才能,让他独自率军,或许也能拿下扶南国。”
贾诩听闻,只是微微一笑,并未接话。他深知,刘备此番亲自率军出征,背后有着诸多深层次的考量。刘备自然也明白其中缘由,对此,他心中坦然。毕竟,这么多年未曾亲自领兵作战,刘备心中,其实也隐隐有些按捺不住的渴望,想要在战场上一展雄风。
其实,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在关羽不在的情况下,这种动辄牵扯数万大军的大规模军团作战,纵观刘备麾下,也唯有刘备自己最为合适指挥全局。
当然,还有一人理论上也具备这样的能力,那便是张任。然而,张任至今仍未能完全归心于刘备。刘备惜才,将他安排到执金吾的重要职位,可张任每日却只是例行公事,按时打卡上下班,一副心灰意冷、只想养老的模样。若不是刘备一直以来对刘璋以礼相待,善待有加,恐怕张任早已心灰意冷,选择自缢殉主了。
不得不说,刘备麾下战将如云,能征善战者众多,却唯独缺少能在大规模战役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统帅之才。事实上,纵观整个后汉三国时期,真正能被称为帅才的人物,可谓凤毛麟角。
前期,首推皇甫嵩、卢植、朱儁三人,虽然还有张温、董卓等人也曾指挥过大规模部队,但其军事水平却难以让人恭维。当然董卓这是被坑了,很多人都只看过三国演义,甚至只看过三国演义的电视剧,对董卓在入主中原之后在军事上的表现不屑一顾。
小主,
实际上,董卓被临时任命接替皇甫嵩,那种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情况下,谁来都没有用。如果是他麾下的亲信部队,肯定不会打的这么难看。
到了中期,曹老板就是首屈一指的帅才。此外,袁术麾下的朱灵也曾有过统军经历,但是他的能力存疑。到了中后期,关羽、刘备、诸葛亮、周瑜、吕蒙、曹仁等诸位豪杰纷纷崭露头角,在战场上大放异彩。而到了后期,曹魏阵营中又多了司马懿这员谋略超群的统帅,东吴则有陆逊凭借夷陵之战一鸣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