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不死不休!”李胤双眼几乎喷火。
“胤郎!”一旁的元如婳明显看见李胤的手臂都在颤抖,急忙轻呼一声,主动凑上去,自后揽抱住李胤的腰,脸贴上他的脊背。
“如是,拿笔来!”李胤沉声道。
“姐夫……”。柳如是乖乖挑了一支笔,递到李胤手里,李胤不假思索,笔入砚台,饱蘸墨汁,落笔于纸上,奋笔疾书。元如婳刚想松手,就听他轻喝:“抱着!抱紧些”。
“嗯!”元如婳依言再次抱紧。
“王爷……。”赵霓裳杏目含泪,诸女都能清楚感受的到他此时心绪难宁。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前世岳武穆的满江红,随着李胤奋笔疾书,以狂草状态跃然纸上,笔锋间,明显充斥着李胤的怒火。
“去!传令徐世虎!梁红玉点兵!随军诸人加紧准备,明日一早,点兵出征!”
“王爷要北上?那东边……?”黄蓉急忙问道。
“不!还是去东边!本王要尽快收复流州,然后回师驰援西北,七月初七之前,本王不仅要把流州收复,也要尽可能把云州夺回来,至于进入魏地的匈奴兵,就让他们等死吧!传令马孟起等,必须尽快夺回云州要道,切断匈奴兵退路,本王要他们有来无回!传令魏孝祖、柳如鸿,随时准备驰援魏国!传檄流州诸葛璇玑,流州兵该动了。”李胤冷冷的道。
“是!王爷,臣妾想过了,王爷出征之时,臣妾和媚娘,还是带锦衣卫和校事府,去渤海新府吧,毕竟离王爷近便些,能及时向王爷传递消息。”
小主,
“若是如此……让红玉分两千红甲卫给云笙,留下保护王府,让大师姐随你一同去渤海;这边有令月,白衣,练白发在,应该也能应付得下来。”
“王爷放心,臣妾已派人联络过楚帮主,流帮答应会派高手帮忙。呼延观音还是留在邺城,更稳妥些,毕竟孩子们可都在邺城。”黄蓉料到李胤会不放心,早就提前有所准备。毕竟,诸女都知道,凡是有关她们安全的事儿,王爷从来都不会有半点马虎,他向来都是把她们的安危看的比自己生命还重要。
“珲儿也舍在邺城?”李胤有点舍不得,毕竟孩子才两三岁。
“琅儿、珩儿、璋儿,珲儿,如兰,如歌都留在邺城,有云芮照顾着,比臣妾几个看着还听话乖巧。”李琅是王府四公子,白狐所出;李珩是小七公子,绫罗所生;李璋是莫愁生的儿子,男孩里边排行十一;李珲是黄蓉亲生的儿子,男孩里边排行十六,也是男孩子里最小的一个了。如兰和如歌,分别是元玥和澹台静的亲生女儿,小姐妹两个倒是挨肩的,女孩里排行第八和第九。
说来也奇怪,长公主李云芮也不知道怎么就那么受孩子们欢迎,目前三十八个子女,就没有一个不愿意跟她亲近的,绫罗生的李珩,更是连姨娘都不愿意喊,而直接喊她娘,竟然比跟亲娘绫罗还要亲。
“唉!要不……还是……还是留在在邺城吧。”自从有了孩子,李胤才发现,自己对子女更为溺爱。
“王爷!要成大事,这般儿女情长可要不得。”顾倾城赶紧劝诫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