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他一直在洛阳。

江山百美图 李瀚清 1808 字 18天前

那时的北疆,粮草和军器,有半数需要朝廷供给,根本无法脱离朝廷掌控,在李昶和朝廷百般排挤,刁难之下,李晟不得不把二子李胤送到京城为质,想以此来消除李昶的忌惮。

作为宁王妃唯一嫡子的李胤进京后,李昶确实再不好找借口为难李晟,却依旧一直对云州刺史杨歆和幽州刺史王轨施压。而李晟也认识到了,朝廷想彻底吞并北疆三郡的念头。为了摆脱朝廷掌控,李晟召集麾下文武诸将,商讨对策,一面四处求贤访能,招募才学之士,一面大力发展农业和手工,历经数年经营,终于使宁、流两州有了彻底摆脱朝廷控制的实力,两州境内,耕地扩大两倍有余,仓廪逐渐丰盈,而且军甲战备,也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并且,麾下还招揽到许多年轻才俊,诸如武将马孟起,曹随风,文臣欧阳文忠,允文允武,智计多端的诸葛璇玑等人。一时间,宁王府实力直接大幅度飙升,再也不用担心会被朝廷卡脖子。

可云州不同,云州太过偏北,又毗邻魏国和匈奴,时常为两邦袭扰,而李昶和朝廷又一味变着法的逼迫。这让王轨死后,继承云州刺史不几年的王嵘,很是不满。

而幽州,杨歆病重,长子杨勇自然逐渐掌控军政大权。可杨勇太过迂腐,次子杨珉却心思灵敏,善于收买人心。要他眼睁睁看着幽州刺史的位子,就因为长幼有序,便要失之交臂,自然不甘心。

面对李昶和大唐朝廷的百般刁难,王嵘终于忍无可忍,便暗中勾连魏国,想要弃唐投魏另谋生路。但,他也知道,若云州公然背弃大唐,作为三镇之首的宁王府,绝不会置之不理,李晟肯定会出兵来讨伐。云州麾下将士虽也称得上骁勇,但要对上镇北军,还真是没什么胜算。于是,便暗中撺掇魏国,联合匈奴,燕国南下袭取幽州,他是想趁宁王李晟出兵北上驰援幽州时,便改旗易帜,投降魏国。

结果,本就一直虎视眈眈,跃跃欲试的匈奴,还就真的起兵南下了,幽州急忙调兵北上抗击匈奴,燕国却趁机攻略幽州南部,连下数郡,宁王李晟只好点兵北上,驰援幽州。幽州世子杨勇也急忙挥师南下,分头抗击燕军。也就在此时,云中举境投魏已,而魏国猛然得了云州全境,一时骄狂的没边儿,竟然也趁机起兵进犯宁州。

李晟三面受敌,连连八百里加急,向大唐朝廷求援。可等来等去,却迟迟不见援军到来,最终落得个战死沙场的下场。世子李慎,也随之重伤致残,落得个生不如死,一直苦苦煎熬至今。

小主,

李胤听得眉头紧锁,双目赤红,问道:“依莲塘叔所言,我父王战死,大哥重伤皆是因王嵘叛唐投魏所致?李昶百般刁难 王嵘为寻活路,弃唐投魏本无可厚非,可他因担心我父王阻止,才一手促成三国伐唐之局面,不仅让燕国占据幽州和流州半数,更是害的我镇北军十数万儿郎饮恨边疆,数十万百姓沦落番邦铁蹄之下,他确实该给我北疆四州百姓一个交代。”

“少主,当初燕军攻破幽州南部,杨勇及时率军南下,与我镇北军两面夹击,本已稳住局势,而且甚至已然开始扳回劣势。可就在此时,杨歆突然暴毙,杨珉竟自领刺史,并且切断了杨勇的援军和粮草。杨勇也离奇死在乱军之中。曾有传言说……杨歆杨勇父子,皆是死在杨珉的手里。”李莲塘低声道。

“杨珉竟然选择在那个时候下手夺权!甚至弑父杀兄,真是个利欲熏心的禽兽。”李胤愤愤的骂道。

李莲塘叹口气道:“唉!禽兽不如的,又何止是杨珉一人?燕军一路突袭,袭我流州。先王殒身之后,朝廷大军也终于北上,只不过……李仲谋,韩超群等,却将兵马屯驻黎阳,渤海等处不前,朝廷更是派高廉前来宁州,下旨要镇北军听从朝廷指令,就地一分为二,分别受韩超群和李仲谋挟制。”

“王八蛋!还真是会趁人之危。”李胤恶狠狠的大骂,并且浑身散发出一股滔天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