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浩东跟盛中怀描绘了一些想法,盛中怀听的很用心。

他也很激动。

按照徐浩东现在说的,普洱茶叶的年产值上千万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这还只是在卧龙村一个村种植的量,后期技术成熟,种植的数量更多,那带来的价值肯定会更高。

这让他一时间热血沸腾起来。

海平县是个贫困县,是个农业大县,这些年县委书记改变战略方向,引进了一批工业企业,想着发展工业,所以才让县里的经济有了新的增长点。

可即便如此,那也只能让一个县的gdp保持在三百亿左右。

这个数据跟沿海的一些发达城市比较,根本没任何可比性,人家一个小小的市区,一年的gdp五六千亿都是少的。

但如果海平县可以根据眼下的普洱茶叶布局,那未来海平县的gdp也绝对能达到这个量级。

这可不是幻想。

毕竟一个普洱茶叶做的好的话,可以做成一个产业链的。

所以对此他满怀期待,也满是支持。

“徐浩东,你们这边有什么要求?”

想要发展普洱茶叶不容易,盛中怀觉得县里肯定要给予政策支持的。

“当然初期的支持不可能太多,毕竟县里现在经济也困难,可如果真的做出了效益,后面县里就算挪,也会给这边的普洱茶叶挪来资金的。”

盛中怀话都说到这了,徐浩东自然不可能藏着掖着。

其实他也是想借这个机会跟县里要一些优惠政策的。

毕竟会叫的孩子有奶吃。

“一亩地现在可以给予一千五百块钱的补贴,但前提必须要种植茶叶。”

“两百亩的话,那就是三十万,另外还有种茶相关机器的补贴,我们按照百分之三十来补贴,一台揉捻机如果两万块的话,那百分之三十,就是六千块。”

听到盛中怀给出的这些补贴优惠,周围的老百姓眼睛一下亮了起来,他们的兴趣被提了起来。

徐浩东拍手叫好,“县长,如果这样的话,那我们种植茶叶可就更有动力了。”

盛中怀笑道:“你也不要高兴的这么早,这是我的想法,当然要落到实处,还需要县里几位常委班子成员们一起讨论讨论,但基本上没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