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平去了趟乱石澥,把钢瓦模和所有的书籍,桌椅用车子拉了过来。因为叫去的车子小了点,最后有一个电脑椅实在装不下,便叫晓月坐中巴,一路辗转的带回来。
晚上晓月把自己的物品都整理归位后,她小心地告诉志平,下午她走了很多路。就因为中巴车并不到铸造厂,司机在小镇上就把她和电脑椅子丢下来了,她一个人扛着椅子走一段歇一段,终于把椅子带回来了。
“那你不能包一个三轮车过来吗?”
“要20块钱呢。我想着我累一点就是了,省20块钱吧。”
晓月说的脸上扬起得意而满足的笑容,那一刻,志平忽然发觉自己是不是对晓月要求太严格了,以至于晓月走了那么远的路,吃了苦头还不觉委屈,反而觉得是办厂创业,累一点也值呢!
如果在环湖瓦厂,志平一定会上去抱住晓月,安慰或者鼓励她的话。但现在他什么也不想说,觉得还有许多事情没做,时间已经很晚了。他没有时间陪晓月说话,简单地抱一下也没功夫呢!
等他把电脑桌和档案柜摆放好,带回来的书也码放整齐。他坐在旋转的电脑椅上,志平心中莫名的激动起来,终于兜兜转转,他离创业梦想更近了。
他前两天告诉了晓峰姐夫,找了老家的张丰大爷合伙了。没想到姐姐说:“大爷啊,那也挺好的。”
志平听不明白姐姐那句挺好的,到底什么意思?只觉得有些意外。难道姐姐姐夫他们不入股了吗?姐姐只是客气说一句场面上的话?
然后没想到的是,过了两天,姐夫和姐姐张云一起带钱过来入股了。张丰听说志平姐夫从粮站下来入股,也很开心,觉得以后的市场从粮站打开局面可能性就更大了。
本来他对这种瓦厂还是战战兢兢,只觉得志平太年轻了,不牢靠。现在有姐夫过来,像是走夜路,遇到一个同行的人,便十分融洽了。
三人合伙,志平很慎重的起草了一份合伙协议,因为考虑到三人都是亲戚,他把家族利益放在前头。
志平和大爷,姐夫的持股比例是433,一共十万元,然后是财务的支出,审核和负责现金收支的三人各司其职,这就是原始股东的架构了,也是志平在心里一直琢磨着“一诺瓦厂”的雏形了。
志平仔细想过,为什么姐夫这么久一直没有决定入股,仅仅只是他开始跟大爷合伙干了,姐夫便立马带着钱过来。
志平思来想去认为,很多事情如果只停在谈判桌上谈,不知道谈多久。而投入实战后,就只有一条路好走,便是往前冲。他突然觉得,现在无需考虑太多的困难,破釜沉舟,自绝后路,这也是年轻人的不顾一切的锐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