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要求签名的都很少。
劳动人民没这种拿了签名炫耀或者转卖的意识。
天又热,本身口罩墨镜戴不住,她也就放开了,取了,一路跟自己的人有说有笑,在里头也是大肆采购。
特别是当地的金丝柿饼,她特别喜欢,还发了好几箱回去,打算送人,甚至给一下导演、朋友打电话,问要不要给人家发去一点儿。
护士全程是他们的向导,其实她也没有来过,她之前在原膳工作过的,倒也熟悉原膳的原材料供应,硬着头皮介绍说:“其实我们家以前不卖菜,也不做农贸市场,我们开了家原膳,有药膳性质的,我们沈总担心原膳的菜品供应不过关,自己拿了几千亩地,后来自己又开了农贸市场……”
刘美好都惊呆了。
她再高高在上,再不接地气,也能明白这种愚蠢行为。
为了开饭馆,弄几千亩地搞种植,又搞出来一个几百亩地的农贸市场是啥概念?
她忍不住说:“他是不是脑子不正常呀,谁为了开几家餐厅,投入这么大?”
后来碰到了闺蜜,也是另外一位影星,另一位影星就说:“那要是这样,原膳才代表当地的饮食吧?”
护士也没多想,纠正说:“不是。原膳其实是药膳,以养生扶正为出发点的,我们人生病,往往是病从口入,风从气来,注重饮食,食不厌精,本应就是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科学生活观……我们这边的菜肴其实是对当地饮食的一种纠正,余海菜本身就是大油大盐,我们老板说,物极必反,在饮食风尚的这种普遍现象下,逆向思维,口味清淡的饭菜必然成为二选一。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身体已经不适应每天都大鱼大肉,大盐大油吃饭了,偶尔一次可以,天天这么吃,就会肥胖,就会生病,更何况有一些人,像病号,像人身体虚弱,肠胃虚弱的时候,本身就想吃一点清淡菜肴,所以我们不代表余海菜,而是一种纠正……”
刘美好马上就想到了:“昨天晚上吃饭的地方,就是你们原膳对不对?今天我也吃了,汉王酒店也是一样的口感。比较适合我,我现在不敢吃太好,怕胖。”
护士马上见缝插针:“那你不生我们老板的气了吧?”
生不生?
刘美好不吭声了。
大家都是买了大包小包的,甚至还有人提了大龙虾,等晚上的时候,好在哪儿聚一餐……
这个时候,张导演还很忙。
他刚跟张泽分开,王老师就给他打电话了,说这边的胡总想见他,暗示胡总这边也要制作节目。
张导演出来穿的拖鞋,跑得鞋都快掉了。
如果跳过一些乱七八糟的环节,直接面对客户接生意,编剧、策划、导演一起做下来,收益相当可观。
跑去跟胡文新见面,一谈五省厨艺大赛,再一谈五省农产品精品展销会,加上这一档节目,你剔除明星去看,节目宣传的本质也是一样,导演等于是在这种项目上最鼎盛的时期,当场口若悬河地表现。
胡文新对他满意,马上给沈在心打电话,给米区长也打电话。
沈在心怕吵到百香,手机早就静音了,米区长则风尘仆仆赶到,去跟张导演见面,大家去谈这个事情了。
但说实话,米区长和胡文新都不想花太多钱,自然也想直接面向导演,让导演带上摄影、场务做下来,保底给上,做成节目,上了电视台,再拿提成……
其实这个提成,比例给多高都可以,所以他们也取悦张导演,带着张导演去农贸市场,去看四季春特有的农产品清洗流水线,去园区,去看刚刚入驻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
因为张导演对原膳印象深刻,还定下来,带他去市里的原膳吃个饭。
晚上,张导演喝了酒之后,感受到当地政府的人情,主动提出来说:“我们这次的节目还比较单薄,内容太少,我们想把农贸市场选菜加进去,就是明星们亲自去菜市场挑菜,然后到饭馆做出来的,这样的话,既没有违背制片方的意愿,突出了他们的餐厅,也增加了情节性……”
晚上,家里有人带孩子,沈在心跟姐夫孙铭联系了一下,让姚斌来接自己,走在去见孙书记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