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朝堂辩论

第139章 朝堂辩论

刘府那场大火,如一道阴霾,沉沉地压在刘墉、我以及一众正义之士的心头。证据被焚,无疑是对我们沉重的一击,但刘墉并未就此消沉,他深知,和珅一日不倒,朝廷便一日不得安宁。

在刘府的废墟之上,刘墉请来了阿桂、王杰、纪晓岚等人。众人众人来到被焚毁的刘府,面色凝重地看着面前的这一幕甚是叹息。阿桂率先打破沉默:“此是什么人手段如此狠辣,竟然借用火烧刘府来销毁证据,看来此人显然是早有预谋。对于如此胆大妄为的人,我们不能就此罢休,必须想办法重新寻找证据。”

王杰点头赞同:“不错,刘墉正在调查和珅,莫不是和珅派人所为?和珅在朝中结党营私,贪赃枉法,通敌叛国更是大罪,下官认为和珅的嫌疑最大。只是,如今该从何处入手举证和珅呢?”

纪晓岚手抚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我想和珅还没糊涂到用这个愚蠢的办法,一定是‘黑蛇会’人干的,我们或许可从‘黑蛇会’这条线索重新查起。他们与和珅勾结,必然还有其他往来。而且,上次在仓库我们虽已暴露,但或许还有些遗漏的线索。”

刘墉用肯定的目光看着纪晓岚说道:“纪兄所言极是。只是,和珅必定已加强防备,我们再不能贸然行事了。”

众人商议已定,决定分头行动。阿桂利用自己在军中的威望,暗中调查与“黑蛇会”有染的江湖势力;王杰则在朝中联络其他正直大臣,试图在朝堂上孤立和珅;纪晓岚凭借自己的人脉,在京城的文人墨客、三教九流中打听消息;刘墉则继续周旋于官场,留意和珅的一举一动,而我和甄平,再次深入江湖,探寻“黑蛇会”的踪迹。

然而,和珅也并非毫无防备。他深知刘墉等人不会善罢甘休,于是在京城各处安插了更多眼线,严密监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

几日后,在一次朝堂之上,刘墉突然站出,手持一份弹劾和珅的奏章。乾隆皇帝见状,微微皱眉:“刘爱卿,你又要弹劾和爱卿,可有确凿证据?”

刘墉深吸一口气:“陛下,臣虽上次证据不幸被毁,但和珅通敌叛国、结党营私、贪赃枉法之事,绝非空穴来风。臣此次又收集到一些线索,证明和珅与江湖势力‘黑蛇会’勾结,意图将朝廷机密情报运往琉球国,以谋取私利。”

和珅一听,立刻出列,满脸委屈:“陛下,刘墉这是污蔑臣。奴才对陛下忠心耿耿,日月可鉴。刘墉屡次弹劾臣,却拿不出确凿证据,分明是有意陷害。”

阿桂也站出来声援刘墉:“陛下,臣近日在军中调查,发现一些江湖势力与和珅来往密切,且行为诡异。臣认为刘墉所言并非无的放矢。”

王杰紧接着说道:“陛下,和珅在朝中党羽众多,结党营私之事早有耳闻。此次通敌叛国,若不彻查,恐会危及朝廷安危。”

纪晓岚也上前一步:“陛下,臣从民间也收集到一些消息,表明‘黑蛇会’与和珅之间可能存在不可告人的勾当。”

和珅却冷笑一声:“诸位大人,空口无凭,仅凭这些捕风捉影的消息,就想污蔑于我?刘墉,你是不是因为刘府走水,怀疑是和某干的就恼羞成怒,所以才想出这些莫须有的罪名来陷害我?”

朝堂之上,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乾隆皇帝坐在龙椅上,怒视着群臣。他深知和珅在朝中的影响力,也清楚刘墉等人向来正直,不会无端弹劾。但如今没有确凿证据,贸然处置和珅,恐会引起朝中动荡。

“好了好了!诸位爱卿,此事关系重大,不可草率。刘墉,你既说有线索,便尽快将线索整理清楚,呈于朕看。和珅,你也需自证清白。此事容后再议,退朝!”乾隆皇帝最终说道。

退朝后,和珅回到府邸,立刻召集心腹。“刘墉他们竟然还不死心,在朝堂上公然弹劾我。你们都给我小心点,密切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绝不能让他们再找到对我不利的证据。”和珅面色阴沉地说道。

“大人放心,我们已经在京城各处布下眼线,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一位心腹谄媚地说道。

“哼,那就好。还有,‘黑蛇会’那边,你们盯紧点,别再给我惹出什么麻烦。”和珅叮嘱道。

而另一边,刘墉等人并未因朝堂上的争论无果而气馁。我们继续紧锣密鼓地展开调查。我和甄平再次来到京城的“聚贤楼”,试图从这里获取更多关于“黑蛇会”的消息。

刚一踏入“聚贤楼”,便感觉气氛有些异样。往日里热闹嘈杂的酒肆,今日竟有些冷清。我们找了个角落坐下,点了酒菜,暗中观察着周围的动静。

不一会儿,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正是上次在“聚贤楼”与我们交谈过的那个身材壮硕的汉子。他神色慌张,四处张望了一番后,才匆匆走进来,找了个偏僻的位置坐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心中一动,与甄平对视一眼后,起身走到他的桌前。“兄台,许久不见,近来可好?”我笑着说道。

壮硕汉子抬头一看是我们,脸上闪过一丝惊慌,但很快又恢复了镇定:“是你们啊,找我何事?”

我压低声音:“兄台,我们还想打听些关于‘黑蛇会’的事儿。上次你说的那批货,后来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