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不是我收,是我的一个朋友

在他看罐子的时候,这位大爷把小木箱打开了。

小主,

木箱长约一尺,宽约20公分,高约20公分,材质很一般。

里面装着一串铜钱,一些铜元以及一对彩瓷的鸳鸯。

常顺又看起了铜钱、铜元。

铜钱大概有300枚左右,铜元也有近200枚。

简单看了会儿,他发现钱币并没有被别人挑选过。

这说明之前收古玩的人要么看过想挑选着购买,但老者没有同意,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有把木箱拿出来给别人看。

“没有银元吗?”

常顺随口问了一句。

“有几块,但那些我不打算卖,想留给孙子他们。”

大爷淡淡说道。

铜钱里面有两枚大钱,一枚花钱。

大钱一枚是咸丰重宝当五十,另外一枚是大观通宝折十钱。

花钱是山鬼雷公八卦纹花钱。

看完钱币,他又把彩瓷鸳鸯拿到手里看了起来。

鸳鸯长度约12公分,最大高度约5公分,颜色以褐色、绿色为主。

做工非常精致,看上去似乎跟真的一样。

具体年份他看不出来,但老的还是能够感受到,估计最晚也能到明朝时期。

这对鸳鸯,以前应该是随葬品,后来流通到市面上的。

当然,大多数古玩,特别是高档的,很多都是陪葬品,这也没啥奇怪的。

看完鸳鸯,他又看起了铜壶。

铜壶是提梁壶,西瓜形,很厚实,重量约四五斤,面上没有图案,不过刻着一首诗: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看其年份,应该是清朝时期。

砚台很特别,长方形的石头上面雕刻了一个大型花瓶图案,瓶口是蘸墨的地方,上面还刻有“如意”纹饰。

古代有种说法叫做“太平如意”,估计这个砚台就是这种含义。

笔筒也是青花瓷的,年份要晚一些,六七十年代。

上面画着的图案是向日葵、红日。

写有:

“葵花向太阳,心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