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顾他怎么了?”袁德良看了眼顾卫民远去的背影。
“大概是为我们担心吧。”凌天翔趴在了地图上,“我们的运气确实不怎么样,看样子,这是老天爷在考验我们了。”
地图上一共有5块区域,而3号区域就在安迪梅什克-塔莱赞格-杰劳吉尔这个三角形地区内,而这也是最靠近前线,美军兵力最集中,最危险的一块地区。地图上还标有很多特殊的标记,这是由伊朗军队,或者游击队提前设置好的小型弹药物资补给点。其中,绿色的标记为物资补给点,主要就是一些食品与药品。红色的为弹药补给点。每个补给点上都有明确的坐标,同时还有一个可以在20米外探测到的小型跟踪器,跟踪器上的电池可以持续供电一个月,另外,物资都是埋放在地下的,地面上都留有约定好的标记。这样,如果凌天翔他们在前线无法返回伊军基地,或者是需要紧急补充一批物资的话,就可以直接去这些补给点,而不需要冒险穿越美军的封锁线。
将地图上的信息牢牢记下后,凌天翔将地图收了起来,袁德良已经把他们俩人所需要的武器装备都拿了出来。看着摆满整张桌子的武器装备,凌天翔叹了口气,随即就开始动手检查,确保每件武器,每颗弹药都处于正常状态。
“天翔,你说我们这次能够有多大的收获?”袁德良拆开了Mk48轻机枪,开始给每一个零件上油。
“不知道,反正不会太少,这还得看我们的命有多硬。”凌天翔也拆开了M200,给每一个零件都上了油。
两人都笑了起来,只是都笑得有点不自然。
这次军团将进入山区与美军打游击战,寻找、利用一切机会打击美军。虽然军团的队员都非常熟悉山地作战,本来“雪豹”大队就主要在山区活动,但是行动对队员的要求相当高,甚至可以说是非常苛刻。
首先是进入山区后,队员很难获得补给。伊朗政府已经有计划的疏散了山区内的很多村庄,就算还有部分村民没有离开,他们也不认识凌天翔这伙雇佣兵,不把他们当作美军给打死就不错了。同样的,在美军的严密监视下,如果频繁地往返于山区与伊朗军队的防线之间的话,危险性相当大。这就要求队员都带着足够的给养物资,并且尽量利用伊朗军队,以及游击队设置的物资补给点,就近获得物资,延长行动时间。
其次是必须分散作战,一般都是2人小组活动,如果集中人数太多的话,将很容易被发现,从而遭到美军的打击。这就要求两个搭档的队员尽量携带多的武器装备。比如凌天翔就带上了两支狙击步枪,一支是M200,一支是改进后的M40A3,算上弹药之后,这两支狙击步枪的重量就超过了30公斤,外加一周的口粮、净水剂、通信设备,以及自卫用的手枪、匕首、作战服、水囊、电筒、急救包、手榴弹等等,总负重达到了55公斤,最终,凌天翔不得不放弃了他的突击步枪,甚至连MP7冲锋枪都没有带。袁德良的负重也不少,他的主要武器是那挺机关枪,另外还得带上卫星通信电台,寻找补给武器的探测器,救生用的绳索,烟雾弹,甚至几枚遥控地雷,以及好几套遥控引爆装置等等。他在只带一把自卫用的手枪,以及三个弹袋的弹药的情况下,战斗负重达到了60公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最大的问题还是情报。这是由连豫泯在后方提供的。每组队员都有一部卫星通信电台,一般情况下,各小组只用电台接收卫星信号。连豫泯将把搜集到的情报通过一颗定位在东经60度赤道上空的通信卫星发送给执行任务的每个小组,让各小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作战行动。另外,各小组还将尽量在战场上获取情报。伊朗的游击队也收到了命令,将尽量配合雇佣兵作战。
两人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检查武器装备,袁德良还带了一根机枪的备用枪管,凌天翔没有带备用枪管,他的两支狙击步枪的枪管都是新的,而且狙击步枪的枪管寿命都不低,他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