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们只需在一旁的控制台输入指令,上方机器便精准地把控着饲料投放量。
既避免了浪费,又能保证每一头猪都能得到充足的营养,还能减少人工的需求量。
猪舍内,干净整洁的地面铺着柔软的垫料,就是猪舍内此时空荡荡的,还没来得及运来新的猪仔在新厂房养殖。
其他两个基本上和这个厂房是一模一样的,包括此前的三个,也都是一样的,全是标准化的建设。
多了这么三个厂房,意味着多胞胎养猪场的养殖规模,实现了翻倍式的扩大。
原本三个厂房养殖一千头猪,现在则能养殖两千头猪。
甚至如果养殖极限一点的话,三千头四千头也都是放得下的,但那样一来猪肉的质量可能就会有所下降了。
员工们的脸上洋溢着期待与兴奋,大家满怀憧憬,积极投入到各项准备工作中。
李大山作为场长,四十多的年纪,虽说是养猪的,可也是懂得一些人情世故的。
这不,随着李大山的吩咐,养殖工人们立刻对这个新厂房,开始标准化的作业。
认真地打扫着空无一物的猪舍,检查着每一个设备的运行情况。
少数跟随而来的技术人员,也在机器面前调试着。
这一切都是在向陈东这个老板,展示运转的规章制度,顺便也为即将到来的新猪仔做检查。
陈东看了是很满意的,没有什么异议。
随后,陈东又在李大山的陪同下,看了看另外两个厂房,确定没有问题后便和李大山等人,回到办公室。
然后陈东让李大山吩咐一声,准备开会,接着率先走向会议室。
养猪场的会议室不常用,面积也不是很大,和办公室相邻了一个场长杂物间。
会议室的墙壁上挂着多胞胎养猪场的发展历程照片,以及各种规章制度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