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换帅

的确,尼韦勒是法国军队崭露头角的明星之一。他在埃纳河战场善用炮兵,战绩赫赫,因而得到了“果敢自信的炮手”这一称号。

更重要的是,他是胡格诺派(Huguenot/新教徒),因此不像福煦或卡施泰尔诺那样,会在宗教问题上引起争议。

这一点,使他在杜梅格看来尤为合适。

当然,作为一名优秀的前线指挥官,他是否也能胜任总司令之位,仍是一个未知数。但同样的问题也适用于贝当与福煦。

况且,霞飞并未表现出反对的态度。

于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杜梅格最终做出了决定——

罗贝尔·乔治·尼韦勒,法国新任总司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约瑟夫·霞飞,被任命为陆军元帅的同时宣布辞职。】

【接替霞飞的新任总司令,自信满满的炮兵——罗贝尔·乔治·尼韦勒!】

【尼韦勒总司令誓言,必将扭转战局,为伟大的法兰西赢得胜利!】

不久之后,霞飞的辞职与尼韦勒被任命为新总司令的消息便正式公布。

政界与舆论对此的反应并不算糟糕。

毕竟尼韦勒的战绩早已广为人知,而在反天主教情绪浓厚的第三共和国,他作为新教徒的身份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政治优势。

“该死,尼韦勒竟然成了总司令?这简直是荒谬至极!”

当然,也并非所有人都对这一任命感到满意。

最为不满的,便是福煦的参谋长,马克西姆·魏刚。

“这有什么好荒谬的,魏刚?尼韦勒那个家伙当上总司令,也不是不可能。”

“总司令的位置,理应由福煦司令来担任!即便不是福煦,也该是贝当将军才对。可尼韦勒呢?论资历,他远远比不上那两位!”

诚然,福煦和贝当此次分别升任北方集团军司令和中部集团军司令,勉强算是荣升,但魏刚依旧无法接受这个决定。

无论如何,他都无法理解,为什么尼韦勒能够压过法军这两根支柱,登上总司令之位。

“如果尼韦勒是个毫无功绩、依靠关系爬上来的家伙,那也就罢了。可事实并非如此。上头肯定有他们的考虑,才会让他来担任总司令。”

“可是,将军——!”

“现在不是内讧的时候,而是团结一致的时候,马克西姆。就算我们不满意,尼韦勒既然是总司令,我们就该遵从他的命令。”

福煦早已见惯了这种事情,他的语气淡然无比。而面对他的冷静劝说,魏刚只能强忍不满,闭上了嘴。

“尼韦勒成了总司令?真是可笑。”

但和福煦的冷静不同,贝当对此事显然十分不悦,他紧皱着布满皱纹的眉头。

并非因为他对自己未能被选为总司令不满,事实上,他一直十分支持福煦担任这个职位。

是因为政府和总理的决定,是出人意料的尼韦勒!

虽说贝当不认为“目前的尼韦勒”是个无能之辈,但这场任命仍然让他感到极度不安。

不出所料,这背后必然有那令人厌恶、荒谬至极的政治考量。

“福煦将军的兄弟是耶稣会士,他自己也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这也是他在战争前晋升缓慢的原因。”

“所以,您认为这次也是同样的情况?”

“那群蠢货政客,向来都能找出莫名其妙的理由,来打压那些真正优秀的将军,这种事又不是第一次发生。”

这次,恐怕也不例外。

贝当自己也时常得忍受政客们的聒噪,听他们不断质问,为什么他不采取更积极的进攻——这显然也是政治影响力的体现。

‘这群只会夸夸其谈的蠢货。’

贝当脸色阴沉,紧紧攥起了拳头。

在前线,无数年轻的士兵正为了祖国战死沙场,而在巴黎,那些政客却依旧沉迷于他们的政治游戏。

“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