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中心环形平台的外沿,有10条小天桥--沿水平方向分别通向飞轮内部的中间高度位置的边圈、也是个环形平台面…
在这个也是10米宽的环形平台面上,沿圆周均等距离的分布着8个仪表柜、仪表柜上各有一个圆形的舷窗,同样也观察屏幕,直径1.5米左右的圆形观察屏幕。
与8个舷窗观察屏幕相对应,在飞轮中心的环形平台上,也有8个圆形的小屏幕设立着,这些小圆屏幕、直经也有1米左右。
这些结构布局,阿三曾是见过的。只是一段时间不见,有点记忆模糊了--现在一到现场,一见这些东西,记忆也就又一一的清晰起来了--
阿三记起来了--小白综狮王号飞轮和大白综狮王号飞轮一样,都是没有在中心位置的葫芦形凸起物的…
这两个飞轮的狮王,都也是有自已的两根银蓝色的密钥棒的。
而这两个飞轮的启动枢纽中心、则是分别在--中心环形平台的内环边沿上的、针对着正北和正南两个方向的屏幕的--两根短立柱上的。
这两根短立柱的中心,也是有个圆腔体的。圆腔体内各能叠入3个能源池小圆球。
而在这两根短立柱的上平顶面的中心位置、各有个小圆孔…它们的狮王就是用它们的密钥棒--垂直向下插入这两根短立柱的上顶面中心的小圆孔--来启动飞轮的--
还有,这种90型飞轮还有个半圆面操作的设置,即--飞轮飞向东、飞向南东、飞向南、飞向西南、向这四个方向飞行时,使用的是在正北内边沿的短立柱上的秘钥棒进行操控的--
而飞向西、向西北、向北、向东北--四个方向飞行时,则是使用在正南边沿的短立柱上的密钥棒--来操控的。
阿三曾为这两根密钥棒与操控面的这种奇怪设置而心存疑惑过:怎么会是由南边的短立柱上的密钥棒、来操控北面4个方向面的飞行的、而不是用来操控南面4个方向的飞行的?这是怎么回事?
后来、阿三只好是把这种情况、归结为是狮族的习惯--狮族论事、就有点爱反着来--
比如--明明是个体雄伟高大,却叫小白棕狮族或小黄棕狮族,而个体相比而言要稍小一点的--却叫大白棕狮族…
对了,这90型的飞轮就是双能源池启动型的,供给操控短立柱的能量路线短、故更快捷、力量足,所以它有与120型飞轮同样的速度,且更灵活…
当然--90型飞轮、常态的最大外型尺寸比120型飞轮要小、只有12米的直径、3米的厚度。它的导飞中心、操控方向只有8个、仪表柜也只有8个、这个与120型飞轮是有所区别的。
还有,90型飞轮的载重量比120型的要小一点,但它省能源,飞行速度与120型飞轮的速度是一样的。
还有一点--90型飞轮能短时的进入亮白色岩浆而不会失效、至于进入金黄色的岩浆就不在话下了--也就是说…90型飞轮比120型飞轮更能耐高温。
相比90型飞轮、120型飞轮--则最多只能短时进入橙色的岩浆,一般在亮鲜红色的岩浆里是可以正常移动的--至于进入淡蓝色的液体里…两种飞轮都是可以的。
嗯嗯--不能多想了,现在的任务是留下专属的身份标识--
阿三看了看四周,发现小白棕狮王也已在他的身后了,就问小白棕狮王:哎--我说啊--白狮王是你的大哥,你是三弟,我以后就叫你三狮王吧,你看怎么样?
小白棕狮王:好的尊主,您就叫我三狮王吧…我喜欢--
阿三:嗯,好。三狮王啊--我问你啊--你的飞轮,现在、还好吗?
小白棕狮王:尊主,自从您修好了我的密钥棒、给我们配齐了能源池,我的飞轮就一直很好--
阿三:好。哎--我怎么没见有特查人员在这里呀?他们没来吗?
小白棕狮王噢呜呜伊呜呜的叫--意思是:他们来过的,人都在底层的变化空间里呢--
经小白棕狮王说,阿三这才走到中心环形平台的外面、站在小天桥上往下看:终于看到了--
这1组5人是采用了整体行动的形式来展开探查的。4人手里拿着仪器,对着周围又探又拍的、有1个人在做着记录…
这5人已走得挺远了--阿三只好放弃了叫喊,小白棕狮王、白狮王、大姐大--说了一句:你们稍等一下啊--
阿三就启动了整体缠移、5秒钟后,就嗖的一下飞下了小天桥--向变化空间飞去--
飞到变化空间里、在那一组人的旁边降落、一落停一,就对5人说:哎--你们--暂停对这变化空间的探查,加连起来、跟我去它们的导飞指令中心--
5人一见是阿三来了,立刻就停止了探查,并把设备拿在左手,腾出右手、然后就是立正、敬礼,然后就听组长喊:全体都有、立刻执行国士的命令--立刻加连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阿三再次对军人的作风深表敬佩--雷厉风行啊--不废话了、阿三伸出左手、握住了组长的右手,先起动了手握手的加连、再启动了整体缠移--嗖的一下就牵着组长及4位队员,飞向导飞指令中心而去…
3秒钟后,阿三就带着5名特查组的人员,落停在小白棕狮王号飞轮的导飞指令中心、也就是那个位于飞轮中心位置的那个中心环形平台面上了…
大姐大、白狮王、小白棕狮王--自然是见怪不怪了,只有5人组的特查人员--惊得不知说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