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前一章,前面我们讲了“孟轲敦素,史鱼秉直”,了解到了象孟子、史鱼这样人物的优良品质。这种品质无论是朝纲之内,还是山野之间都是难能可贵,值得所有人们去学习的。但是需要明晰的是,这些仅仅只是成就大事的一个方面而已,要想真正把事情办得尽善尽美,期间还需囊括众多其他优良的品性方可达成所愿。如此一来,究竟尚有哪些不可或缺的品质呢?那么,还有哪些品质呢?今天我们便来到了——“庶几中庸,劳谦谨敕”。
“劳”,会意字,这个字出现的很早,在甲骨文时期就有了这个字了。在甲骨文中,其字形的上部是两个 “火”,代表和火有关;下部下部是 “衣”,“衣” 里面的小点代表缝缀的痕迹,后来下部又有了从“心”、从“力”的字形创作出来出来,合起来会意为在灯火下辛劳地缝合衣服。其造字本义表达出了辛劳的意思 。但最后,是从“力”的字形坚持到了最后,形成了现代的“劳”字。这个字形突出了劳作、辛劳等含义,同时与 “力” 字结合,也就更加彰显出其用力劳作的意思了。《说文解字》 “劳,剧也。从力,荧省。荧,火烧门,用力者劳”,即用力剧烈之意,进一步强调了劳作的辛苦程度。后来由其本义引申泛指一般的劳动、烦劳的意思。后来进一步引申为疲劳、劳累的意思。由于新老的付出,很大程度上便有了收获或是功绩有功,所以后来又引申为功劳、功绩;再引申为慰劳的意思。
“谦”,形声兼会意字,最早见于小篆。小篆中的字形从言从兼,“言” 表示言语、说话相关,“兼” 的古字形像一只手拿着两把禾苗,表示一同、一并的意思,有合并、同时具备等含义;综合下来,表示说话时能够同时思考对方的想法,从双方着想;从而表现出恭敬、虚心的态度。《说文解字》:“谦,敬也。从言兼声。”《说文解字注》:“敬也。敬,肃也。谦与敬义相成。”这种解释更注重于内心上的恭顺谨慎,有谦虚、谦逊的意思。后来又从其谦虚、谦逊等本义,并衍生出了更多的含义,如谦让、谦和、谦卑、谦厚、谦恭等,借以形容人具有虚心、不自满、恭敬有礼等品德。在现代汉语中,“谦” 字所表达的这种品德依然被人们所推崇和倡导,如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等俗语,都体现了 “谦” 字所蕴含的积极意义。
“谨”,形声字,最早见于春秋晚期的金文。从“言,表示和语言、说话有关;“堇”不仅仅表示声符,还表意,在表示堇菜之外,其还有黏土的意思;在这里取的就是和黏土相关的意思——黄色黏土质地细密紧实的意思,两相结合,其本意为谨慎,小心的意思。《说文解字》:“谨,慎也。”就是小心谨慎的意思。所以,谨除本义外,其意如下:一、恭敬郑重为谨,《尚书·盘庚》“先王有服,谨天命”;二、严密细致为谨,《易经·乾文》“庸言之信,庸行之谨”。;三、严格禁止为谨,《荀子·王制》“谨盗贼”;四、注重重视为谨。
“敕”,一见到这个字,很多人就联想到皇帝的命令。但其本义与皇命却不相关。其为形声字,最早见于春秋中期的金文,其异体字为“勅”。在金文字形中,从束从“攵”;从“束”,表示和禾束相关;而“攵”本写作“攴”是手拿木棍敲击的意思,合在一起表示手拿木棍进行约束,即用力约束。人们约束事物是为整齐、正规;所以就有了训斥、告诫的意思。《说文解字》: “敕,诫也。臿地曰敕。”啥意思?这种说法是源于插秧时的告诫,就是从秧田里面挖取一支支秧,用手分成一束束的,然后移插到水田中,老农会告诫青年人如何按照规则插秧,否则不易存活。所以,这里的 “臿地” 与告诫的意思相关。
后来使用范围有所扩大,汉世凡尊长或官长告诫子孙或僚属,皆称 “敕”,如《汉书?成帝纪》记载,成帝曾要求 “公卿申敕百寮,深思天诫”。再后来的南北朝以后,该字成为了皇帝专用词,表示帝王自上命下的命令。
“敕” 还有有整饬、使有条理的意思。《广雅?释诂》: “敕,理也”;《韩非子?主道》: “贤者敕其材,君因而任之”。敕还有劳苦的意思。《尔雅?释诂》提到 “敕,劳也”,邢昺疏 “敕者,相约敕也,亦为劳苦”。
“劳谦谨敕”整体意思是保持勤劳、坚持谦逊、行事谨慎并且能不断地自我告诫这四种优良的品质。深层次表示了个人的修养。勤劳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使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价值,不依赖他人,这体现了自立自强的品质。谦虚是一种虚怀若谷的胸怀;使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善于向他人学习。谨慎体现了一种严谨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使人在做事之前会考虑周全,避免盲目冲动带来的不良后果。自我告诫是一种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的能力;使人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诱惑的时候,能够自我告诫的人可以时刻提醒自己坚守道德底线和正确的行为准则。这四种品质也是不可或缺的。
小主,
我们接下来再说“庶几中庸”。
“庶”,会意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在甲骨文中,是由上部的“石”与下部的“火”构成的;:石代表其在山崖之下,而“火”(灬)燃烧的意思。综上所述,最初用石火会意是表示用火烧石头来煮熟食物的意思。在古代的部落里,大家会聚集在一起,烧煮食物,然后大家一起享用食物。一般烧煮食物的活会有很多人一起来做,所以,“庶” 用于表示数量众多的人或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