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ZXJ1000 样机研发完成

侯韦贵团队和任争斐团队差不多是同一时间开始投身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研发工作,如今过了将近一年,侯韦贵这边率先传来完成实验室验证的 ZXJ1000 原型机成功通过豫省龙都试点项目验证的好消息,而任争斐的 C&C08 样机预计还需要三个月的研发时间。

数字程控交换机和大多数电子产品类似,都由硬件和软件两大块组成,交换机的硬件部分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交换网络、控制、存储、接口以及电源五个模块。

控制和存储模块所需的芯片,和百川交换机类似,目前只能从国外采购进口芯片,而最为关键的交换网络模块,却凝聚着侯韦贵团队的心血,采用了他们自主研发的 HT01 数字信号处理芯片以及交换矩阵。

在软件方面,它搭载的是基于鸿蒙内核研发的 Z - OS 操作系统,虽然用的是鸿蒙内核,但因为交换机的硬件环境与微机硬件环境截然不同,方文基本没有深度参与到 Z-OS 的研发中来,这个操作系统大多是侯韦贵和任争斐团队合作研发出来的。

只有在内核出现问题,大家都束手无策的时候,方文才会加入进来,和团队一起排查问题。

为了让交换机能够适应农村那严苛的环境,侯韦贵团队做了大量适配性工作。

在硬件冗余与抗干扰方面,ZXJ1000 采用双芯片热备份技术,主备 HT01 芯片能在农村电网波动时自动切换,且切换时间小于 50ms,保障了交换机的持续运行,目前测试下来其关键指标平均无故障时间高达 10 万小时,远远超过进口交换机大约 5 万小时的水平。

此外硬件在电压和防雷上面也做了不少设计,ZXJ1000 具备 AC 90 - 260V 自适应输入功能,哪怕农村电网电压不稳,也能稳定工作,同时还设置了三级防雷措施,入户线可承受 10kA 雷击电流,局内可承受 5kA,雷击损坏率大幅降低至 0.01%。

它的软件容错机制同样出色,在某条线路中断时,Z-OS 操作系统的动态路由重路由功能可自动切换至备份路由,恢复时间小于 30 秒,其故障自愈算法还能基于历史数据预测设备故障,比如温度异常、电流波动等情况,提前发出预警并隔离故障模块。

在运维场景的适配性上,ZXJ1000 表现得极为突出。

在超长距离覆盖方面,通过自适应均衡技术补偿线路衰减,实现单局 50 公里无中继,农村局点间无需中继站,大大节省了基建成本,相比之下,市面上同期产品仅支持 30 公里,还需额外部署中继设备,成本增加了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