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八五新潮”——华国当代艺术运动

还有厦门达达主张的 “反艺术” 观念,以及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大胆颠覆等。

报道最后总结道,“八五新潮” 不仅仅是一场艺术风格的变革,更是一次深层次的思想解放和文化反思。

看完这篇报道,秦奕才意识到,原来这个时期,不仅科技行业在不断发展变化,就连文化领域也正经历着一场浪潮。

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艺术与人性、人道主义等的关系。

艺术家们逐渐从政治意识形态的束缚中挣脱出来,转而关注艺术本体的审美功能。

秦奕三人请陈章季帮忙联系耿建义后,便在羊城美院的一间空教室里稍作等候。

不一会儿,一位身材适中、面容硬朗、气质内敛的男大学生出现在他们面前。

“我是耿建义,听说你们找我帮忙画几幅画?” 耿建义开门见山地说道。

“不是几幅,是三十幅,工作量不算小。不过我们时间还算充裕,只要能在七月份之前完成就行,你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来,分批交稿。” 秦奕说道。

他说的这三十幅画里,包含二十四个人物形象图和六张背景图。

当然,实际上他们需要的美术资源远不止这些,毕竟每个格斗角色都有各式各样的技能,按理说技能动作也需要类似的美术资源作为参考。

但靳诗韵觉得他们自己能够依据人物形象图进行一定的二次创作,从而实现动作画面的呈现。

要是之后实在觉得效果不佳,再找人绘制相关图片也来得及。

背景图选取的是几个三国经典战役,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汉中之战、合肥之战、夷陵之战、荆州之战。

至于截止时间,是秦奕根据他们这边程序编写的进度,为美术资料设定的一个时间节点。

“嗯,几十幅也没问题,先看看你们的具体要求吧。” 耿建义似乎对数量并不在意。

秦奕之前就已经把相关的资料打印好了,这时他直接拿出来递给耿建义。

“斗将?” 耿建义看到这沓资料最上面一页写着大大的 “斗将” 两个字,不禁来了兴致。

《斗将》这个名字是上周大家讨论项目名称时,赵启阳顺带提议的。

当时秦奕觉得这个名字很贴切,便直接采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