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白衣观音至,青苍流民归心!

诸葛亮心中着急,但是又拿不定李长安的心思。

虽然沙洲现在还算富裕,但是毕竟那些流民和沙洲无关。

让他们冻死数千,来年春天再去招揽,反而效果更好。

“殿下,老臣不知该如何处置。”

李长安沉吟了一会儿说道,“这有什么好说的,当然要救了。”

“你负责拨付银两,让张议朝带人去就在支援。”

既然现在还算富裕,那就没必要让数千人枉死。

诸葛亮站起身,深深的揖了一礼,“殿下仁义。”

李长安笑道,“孔明,沙洲和青州不一样,本王要的是人心。”

他差一点就脱口而出,夫济大事者,以人为本。

“正好冬日有暇,本王也去一趟吧。”

诸葛亮颔首道,“殿下高见,民心可用。”

当天下午,李长安、张议朝、赵定秀一起,带着五千归义军和御寒衣物离开了金昌。

青苍郡,是沙洲最荒凉的郡,荒凉到没有官员驻守。

这里没有雍州的繁华与喧嚣,只有茫茫的雪原和连绵不绝的群山。

大雪覆盖了山川,一片洁白无瑕,仿佛是天地间最纯净的存在。

凛冽的北风呼啸而过,卷起漫天飞雪,犹如千军万马奔腾而过。

在这片冰封的世界中,偶尔可以看到几座孤零零的茅屋,炊烟袅袅升起。

大雪之中,李长安看到几个十一二岁的精壮半大小子,正在踢球玩。

他仔细一看,那颗足球可不就是一颗骷髅。

传说中,青苍流民把北凉士兵的头颅当球踢,看来是事实了。

随着李长安的部队渐渐靠近,那些孩童纷纷躲回了城中。

残破的城墙之上,简陋武装的弓箭手严阵以待。

这些年来,北凉军就在这里一次次拿流民练军的。

张议朝一马当先,大声喊道,“我们不是北凉军。”

“唐王殿下亲至,为你们送来过冬衣物和粮食。”

如今郡城中散居着十几万流民,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这些衣衫破旧,在寒风中冻得脸色发红的流民,有不少人挤出城门观看。

没多久,十几个流民中的宿老挤出了人群。

他们并不敢完全信任李长安,所以先来交涉一下。

这些流民中,有不少北汉和西蜀的亡国遗民。

一些当过官的,一眼就认出了赵定秀。

“赵大学士,你也在此!”

赵定秀也看到了好几位同僚,顿时眼眶一红,翻身下马。

看到昔日的同僚现在衣衫褴褛,在这西北荒野困居数年,赵定秀忍不住心如刀绞。

同僚老乡相见,总少不了泪洒当场。

这样一来,这些流民宿老也渐渐的放下了戒心,安排青壮年来搬运东西。

李长安也带着张议朝和赵定秀,在城中查看起来。

一个老人说道,“唐王殿下,昨日又冻死了十几个人。”

“要不是您来支援,这一冬青苍郡可能要冻死上万人啊。”

李长安听着老人絮絮叨叨说着现状,目光却被争抢着领取物资的流民吸引。

一个颤巍巍的老妪,拖着一条冻僵的腿,牵着一个几岁大的男孩。

两人都穿着草鞋,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

李长安走到那孩子身边,轻声问道,“冷不冷。”

男孩目光躲躲闪闪,显然是害怕一身甲胄的李长安。

“冷。”

老妪带着孩子,抢东西都抢不到好的。

李长安看着双耳和手足布满冻疮的孩童,心中多少有些不忍。

他摘下身上的大氅,就要给孩童绑上去。

看着这可怜的孩子,文人出身的赵定秀早就心如刀割。

再看到李长安的举动,他立刻跪了下去。

“王爷千金之躯,不可如此啊!”

李长安摇了摇头,坚决的摘下大氅披在男孩肩头。

“区区一件袍子,换一个沙洲铁血儿郎,本王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