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青铜鼎,聚宝斋可有?”
众人惊叹。
“真是商周的?”
“包浆造型像。”
“要是真品不得了!”
杨怀仁看着众人震惊的表情,嘴角不自觉扬起。
“这可是我花重金请来的镇店宝贝,堪称西周青铜器中的巅峰之作。整个省城,都找不出第二件能与之媲美的青铜器!”
老薛一时语塞。
他的聚宝斋虽有不少好物件,但确实比不上这尊鼎。
他求助地看向李成,希望李成能再次力挽狂澜。
李成走到杨怀仁面前:“这鼎看着不错,很少见,能让我看看吗?”
“看就看,随便看!我对自己的眼光很有信心。”
李成接过青铜鼎细细打量。
鼎身纹饰栩栩如生,气势磅礴,三足鼎立,稳重大气。
内壁铭文记载着西周历史,乍看确是难得的珍品。
但李成仔细观察后,发现了问题。
“杨老板,这鼎是真的。”
杨怀仁得意大笑:“我就说嘛,这可是我花大价钱收的真品!”
“虽然是真的,但却是个半真半假的残缺品。”
“胡说!是不是被捧昏了头,看什么都挑毛病?”杨怀仁怒道。
李成掏出放大镜,指着内壁:“你看这铭文深浅不一,再看鼎足锈色不自然,这是用酸蚀做旧的痕迹。”
“放屁!”杨怀仁脸色铁青。
“最关键是这里。”李成用放大镜照着鼎耳接缝处。
“看到焊痕了吗?商周青铜器都是一次浇铸,怎会有焊接痕迹?”
周围的人群蜂拥而上,挤在鼎前指指点点。
“真有这么明显?让我瞧瞧。”
“这焊痕,还真让他说对了!”
“我说怎么这铭文看着怪怪的。”
张馆长皱着眉头挤过人群,端详起来。
过了片刻,冲着身后喊道:“小王,快把咱们带来的便携检测仪拿过来。”
“好嘞!”一个年轻人应声跑开。
杨怀仁站在一旁,脸色阴晴不定,手指不自觉地绞在一起。
不多时,年轻人抱着一个黑色的仪器箱小跑回来。
张馆长接过箱子,动作熟练地打开,取出一个像手电筒似的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