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能量变多

到了四月份,朝廷圣旨终于下达,命令各地衙门打开粮仓放粮。城外再度排起了长龙,一共设立了三个粥棚,每天都挤满了人。仅仅是这一天一大碗的稀饭,便让周围的百姓得以存活下来。顾阳不禁担忧,不知粮仓的粮食储备还能维持多久。他特意前去查看,只见县城的粮仓被大量士兵严密守护着,起码有十多个巨大厂房样式的粮仓。倘若里面堆满了粮食,应该能够支撑一段时间。

可要是有贪官胆敢动粮仓的主意,那么此次事件过后,不知又要有多少人会被清算。所幸县城的衙门老爷们并不糊涂,清楚什么能动、什么不能动。否则,不等朝廷派人来清算,城中百姓就能将县老爷和城中官员灭门。

毕竟这可是圣旨,没有粮食可就是违抗圣旨,被百姓打死也是活该。正所谓法不责众。

顾阳一家也算是熬过了旱灾最为艰难的时期。只要能坚持到下雨,大地得到滋润,便可进行播种。顾阳也能感觉到,天空中的水汽在逐渐增多,或许用不了多久,就能迎来降雨。总之,家里人的生活都已安排妥当,只要踏实过日子,在县城安稳度过一生想必不成问题。

六月份,天空突然降下大雨。雨水滋润着大地,无数百姓纷纷走出家门,欢呼雀跃,甚至有人激动得痛哭流涕。连续数天的大雨,让这个几乎陷入绝境的地方重新焕发出了生机。

大家都在积极准备播种。雨停之后,衙门下达通知,县城管辖区域开始大规模播种,争取在年末之前收获一波粮食。此时也顾不上是否符合季节规律了,按照当前的气温,庄稼肯定能够生长。

朝廷甚至还下达圣旨,宣布今年粮税减半,待各地良田恢复后,再恢复原本的粮税。这一举措,使得天下百姓纷纷称颂圣上万岁。

接下来,朝廷大规模派出军队以及稽查司人员,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清算旱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人员,如贪官以及私自挪用粮仓粮食的官员。据说,半年时间内,就有上万人被砍头,全家抄斩的也不在少数。

在顾阳的支持下,老王家顺利在一条街道上盘下一间店铺,专门经营家具生意。生意好的时候,还得请木匠赶工制作。照此情形发展,大伯和三叔想买房子的心愿,估计十年内便能实现。

今年粮食依旧减产,但百姓们有了粮食,开始省着吃,勉强能够维持生计。

冬天过去后,旱灾情况逐渐好转,开春后进行播种。大河与地下水的水位有所回升,但仍无法满足所有田地的灌溉需求,所以今年粮食依旧减产,百姓们勉强糊口,部分地区仍需朝廷救济。

小主,

不过,相较于第一年,情况已经好了太多。在朝廷各项政令的推动下,各地积极配合,全力应对旱灾。毕竟,每年年初朝廷都会派出稽查司巡视天下,如今这个时候,哪个官员敢轻举妄动?